正文

寶寶說話早晚和聰明有沒有關系?專家分析這4點才是主要原因

5424

寶寶說話早晚和聰明程度有沒有關?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力沒有太大關系。雖然孩子在幼年時期達到某些語言發育里程碑的速度與50年后的智商值之間存在顯著關聯,但是它僅僅是來自于單一的一項觀察性研究,只是作為興趣閱讀,而不能把這些信息過度延伸或解讀。

寶寶說話早晚和聰明有沒有關系

寶寶說話早晚和聰明是沒有太大的關系的,雖然有研究發現,孩子在幼年時期越早達到以上幾項語言發育里程碑,中年時期的智商值越高。研究數據進一步分析發現,達到語言發育里程碑的速度大約可以解釋6.7%的中年時期智商值差異,而達到社交互動里程碑的速度大約可以解釋3.1%的中年時期智商值差異。

影響孩子說話早晚的四大因素

一個新生寶寶從不會說話到咿呀學語,正常一般在一歲左右開始會說話發音,但也有相當一部份兒童更晚以后才開始會說話,有的甚至四到五歲才能說話,當然這種情況非常少,而影響孩子說話的因素也與一些因素有關,比如遺傳、環境等。

1、遺傳

寶寶的語言能力可能與父母的語言能力有關,如果父母的語言能力較強,那么寶寶可能會更早地開始說話。

2、環境

寶寶所處的環境也會影響他們的語言發展,如果寶寶生長在一個語言豐富的環境中,他們可能會更早地開始說話。

3、角色

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孩子發育的更早一些,當寶寶說話已經很清晰了,而孩子講話卻還含糊不清,一般說來說話時間和清晰度比孩子強。

4、聽力

寶寶的聽力狀況也會影響他們的語言發展。如果寶寶有聽力問題,他們可能會比其他寶寶晚一些開始說話。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寶寶的發展都是獨特的,有些寶寶可能會比其他寶寶晚一些開始說話,這并不一定意味著他們的語言能力不如其他寶寶。家長應該關注寶寶的整體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鼓勵寶寶積極探索和學習,幫助他們全面發展。

不同月齡寶寶表達能力

養育過程中,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語言發育是否達到了對應月齡的里程碑。保持了解各個月齡段孩子的語言發育里程碑,從而可以更好地監護寶寶成長,而萬一語言發育有問題,也能及時發現。

月齡表達能力
3-4月3-4月的寶寶會眼神接觸和交流,還會發出“啊-咕”的聲音,此時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元音和輔音組合音
5-7月5-7月齡的寶寶可能會模仿大人發出的聲音,比如咳嗽聲、笑聲等,可以用不同音調和音量發出類似“aaieee”,“boooo”,“啊”的音
8-9月8-9月寶寶可以把不同發聲連在一起,有一定的節奏和音調,聽起來有點像正常說話,可以發出“mama“或”dada“的聲音
10-11月10-11月時能通過發出聲音表達自己的意愿,比如想要某樣東西、表達不要的意思,堅持想要某樣東西,或者歡迎某個人
12-18月12-18月的寶寶一般能說出人生中最初的幾個詞,并且理解自己說出的詞是什么意思,比如明白“mama”是指自己的媽媽,“baba”或“dada”指自己的爸爸
18-24月18-24月時能夠把兩個簡單的詞語放在一起形成短句,能夠懂得大人說的大部分內容,孩子表達出來的內容,父母基本都能聽懂
24-36月24-36月時寶寶可以說3-4個詞的句子,能準確地發音,孩子可能會邊玩邊說話,到了3歲,孩子說出來的內容,哪怕是陌生人,也能懂大約75%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發育速度,以上大致規律只作為粗略的觀察和預期方向,就算發現孩子到了某個月齡,卻沒有做到上面提到的,也不用太焦慮,因為這不代表孩子就有問題,耐心教導孩子說話就可以了。

很多家長都比較關注孩子的發育,除了身體發育之外,語言等方面的能力也需要關注,不少家長都認為孩子是越早學會說話越好,但其實孩子只要是在正常年齡段學會說話的話,都是正常的,只要不是超過了正常年齡,家長就不必擔心孩子是發育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