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ROG(幻13值得入手嗎 ROG 幻13全面評測)

5424

大家好,小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ROG,幻13值得入手嗎ROG幻13全面評測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我一直有一個揮之不去的想法:保存一個4LITX主機。原因是我的輕薄筆記本足夠日常辦公,但無法滿足游戲、剪輯等高性能要求。同時不喜歡五大三粗的產品。就在我糾結于機箱、主板、處理器的時候,ROGMagic13讓我看到了曙光。一款重量輕、性能高的輕薄筆記本,連顯卡擴展塢(需要單獨購買)都小得驚人。一瞬間,我對ITX主人的想法被拋到了腦后。

ROGXG顯卡擴展塢內置RTX3080筆記本電腦,TGP150W,內置280W電源,重量1kg,蒸汽室設計,自帶支架,支持光效,擁有4USB3.2Gen1,DP1.4,HDMI2.0,千兆RJ45,SD4.0讀卡器。

一、01AMD銳龍75800HS處理器殺瘋了!

忍不住先說說AMD銳龍75800HS八核移動處理器。

ROGMagic13內置7nmAMD銳龍75800HS八核移動處理器,支持超線程技術(16線程)。基于“Zen3”架構,熱設計功耗為35W。ROG性能優化可實現45W性能釋放,最高加速頻率可達4.4GHz毫無疑問,這是一款具有迷人魅力的高性能移動處理器。

7納米AMD銳龍75800HS八核移動處理器

“Zen3”架構帶來了超過23%的單核性能提升,而銳龍75800HS的8核16線程規格也提供了超強的多任務處理能力。再加上7nm先進工藝和智能能效管理,在高性能的基礎上提供了超長續航,這一點可以通過后面的續航測試來驗證。同時,內置的鐳龍還具有玩高清網絡游戲的性能。這樣的處理器誰不愛?

7納米AMD銳龍75800HS八核移動處理器

性能方面,銳龍75800HS展現了其強大的一面。實測CinebenchR15多核2002cb和單核231cbCinebenchR20多核4699分,單核557分;CinebenchR23多核11399分,單核1427分。無論是多核還是單核,銳龍75800HS都有絕對的性能優勢,尤其是單核方面,可謂是移動平臺的霸主。

CinebenchR15

CinebenchR20

CinebenchR23

出色的單核性能可以在游戲中提供更好的游戲體驗,而多核的加持也可以讓游戲保持高幀數和出色的穩定性。毫無疑問,現階段選擇搭載基于“Zen3”架構和7nm工藝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是絕對明智的。

二、02擁有輕薄本之軀的性能本

回到ROG魔法13本身,ROG魔法13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精致。打開包裝,它就像藝術品一樣躺在那里,在方正的機身上,隱約可以看到引力波的線性波紋,潮汐中暗夜的配色,無時無刻不散發著一種紳士的低調深度。轉軸附近閃亮的黑色金屬銘牌猶如點睛之筆,輝煌地彰顯著它的信仰認同。

引力波的線性波紋

從包裝里拿出來,手指給了我一種細膩的感覺。在金屬材質上做出如此細膩的觸感,非常難得。可想而知背后的過程有多復雜。金屬的加持帶來了出眾的扎實感,引力波線性波紋的設計也可以防污防滑。

金屬材料

另外,在拿出來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它的輕薄。如果不是提前了解ROGMagic13的硬件,我可能真的會被它15.8mm的厚度和1.3kg的重量“騙”了。它的外形和普通輕薄筆記本完全一樣,但ROGMagic13其實是AMD銳龍75800HS處理器GTX1650顯卡,硬件性能是單獨使用U系列處理器MX的輕薄筆記本無法比擬的。

輕質設計

當然,如果靠近右側出風口、底部揚聲器開口、接口的邊緣是圓形的就更好了,否則手指交叉會有明顯的切割感。

打開屏幕,單手開合無壓力。如果你一直推屏,你會發現ROGMagic13的鉸鏈支持360翻轉,這在性能級筆記本中非常少見。30度翻轉功能可以讓ROGMagic13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分享(帳篷)和游戲(支架)四種模式之間切換,可以適應更多的使用環境。

筆記本模式

平板模式

共享(帳篷)模式

游戲(斯坦

比如日常工作中可以使用筆記本電腦模式,需要繪畫等創作時切換到平板模式,與同事分享時切換到分享模式(帳篷),玩游戲時切換到游戲模式(支架)。除了平板模式,其他三種模式都方便連接ROGXG顯卡擴展塢,性能不會因為模式改變而受到影響。

筆記本模式適合工作。

平面圖案適合繪畫創作。

分享模式適合內容分享。

游戲模式適合運行游戲。

ROGMagic13是一款性能本,機身輕薄,做工精良,設計出色。即使拋開硬件不談,ROGMagic13也是一款極其出色的輕薄本。

三、03強悍,還可以更強悍

當然,這是不可能避免談論性能,尤其是ROG魔術13。請注意,以下測試是在增強模式下進行的。AMD銳龍75800HS八核移動處理器及其測試結果開頭已經提到。以下是其他硬件的測試。

GTX1650顯卡的性能對于輕薄來說已經足夠優秀了。圖靈架構和ROGBoost超頻引擎增強模式下達到的1255MHz頻率可以輕松應對主流游戲,4GB顯存也可以很好的應對創意工作。

GTX1650年

實測3DMarkTimeSpy得分3526,顯卡得分3192;火擊總分8267,顯卡8810。結果顯示,這是一款入門級的游戲顯卡,但在輕薄本中還是相當不錯的。

時間間諜

火災罷工

當然,這還不夠。ROGXG圖形擴展塢是ROGMagic13的殺手锏。

ROGXG顯卡擴展塢

通過專用接口連接。

如開頭所說,ROGXG顯卡擴展塢內置了150W的RTX3080筆記本電腦,對于一個比語文課本還小,重量只有1kg,沒有外接電源的“身體”來說,還是挺嚇人的。自帶支架的設計也可以很方便的放在桌面上。

RTX3080筆記本電腦

顯卡最大功率150W。

連接ROGXG顯卡擴展塢,GTX1650顯卡就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RTX3080筆記本電腦。實測3DMarkTimeSpy分數為11360,顯卡分數為11999;火攻總分24122,顯卡28272,是旗艦游戲本的水平!

時間間諜

火災罷工

《古墓麗影:暗影》在19201200,高畫質的情況下,ROGMagic13連接ROGXG顯卡塢站平均達到101幀,無顯卡塢站平均47幀。

連接顯卡塢站后的幀速率

未連接圖形塢站的幀速率

連接ROGXG顯卡擴展塢的好處不僅是圖形性能的大幅提升,而且兩者的散熱系統是獨立的,所以CPU在高負載下的溫度壓力會低很多,可以保持更好的性能釋放。

至于其他硬件測試,16GBLPDDR4X-4266MHz雙通道內存的實力不容小覷。實測讀取40404MB/s,寫入34385MB/s,復制34971MB/s,延遲99.7ns,在筆記本平臺中算是比較不錯的。

內存性能

硬盤是512GBPCIeSSD,型號是西部數據SN530,定位中端。當實測隊列數=8,線程數=1時,連續讀2486.81MB/s,寫1815.65MB/s;隊列數=1,線程數=1時,4K隨機讀取為51.37MB/s,4K隨機寫入為173.68MB/s,PCIe3.04SSD的性能在中等水平以上。

硬盤性能

整機性能方面,采用PCMark10擴展模式進行測試。在未連接ROGXG顯卡擴展塢的情況下,總分為6246,其中常見基本功能9889,生產力8869,數字內容創作6890,游戲6806。可以看出,ROGMagic13更適合辦公和輕度游戲娛樂。

整機性能

連接ROGXG顯卡擴展塢后,總分升至8942,其中常見基本功能9917,生產力9206,數字內容創作9450,游戲20027。可以看到ROGMagic13的游戲性能直接破紀錄,瞬間成為旗艦游戲本。

連接顯卡塢站后的整機性能

從理論性能測試來看,ROGMagic13擁有非常好的處理器性能和不錯的游戲性能。連接ROGXGgr后

首先,CPU壓力測試。應力FPU烘烤CPU30分鐘后,銳龍75800HS的頻率在全核穩定在3.55GHz左右。此時功耗保持在54W左右,核心溫度保持在89左右。可以說ROGMagic13無論是性能釋放還是溫度控制都表現的相當不錯。

CPU壓力測試

其次,GPU壓力測試。在19201080,8XMSAA下烘烤GPU32分鐘后,GTX1650Max-Q的核心頻率穩定在1620MHz左右,內存頻率穩定在1280MHz左右,功耗穩定在40W左右,核心溫度保持在64.4左右。這個成績也挺好的。

GPU壓力測試

CPU烘烤35分鐘,銳龍75800HS主頻在全核穩定在3.2GHz左右。此時功耗保持在30W左右,核心溫度保持在79左右;GT1650MAX-Q核心頻率約1455MHz,功耗約38W,核心溫度約69.7。在雙重烘烤壓力下,ROGMagic13依然保持著不錯的性能釋放,溫度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對于一個只有15.8mm的機身來說相當不容易

CPUGPU雙烘焙

ROG魔法13的杰出成就與其采用ROG冰川冷卻架構2.0密切相關。它有雙風扇,三個出風口,雙熱管,使用Brutalia液體黃金為CPU導熱。風扇葉片采用動態設計,厚度僅為0.1毫米。而且散熱鰭片多達156個,散熱面積可覆蓋44230mm2。

另外,別忘了ROGMagic13的四種翻轉模式中還有一種游戲模式,這種模式散熱效果更好。官方給出的CPU和GPU分別可以減少7和8左右。

連接ROGXG顯卡擴展塢后,考慮到兩個散熱設計完全獨立,我只進行了GPU壓力測試。30分鐘后,RTX3080筆記本電腦核心頻率穩定在1575MHz左右,內存頻率穩定在1787MHz左右,功耗穩定在150W左右,核心溫度保持在81.4左右。離型性能和溫度性能也很優秀,沒有收縮。

RTX3080筆記本電腦壓力測試

從以上測試可以看出,ROGMagic13的性能釋放是非常持久的。

同樣是續航能力。當我看到測試結果時,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ROGMagic13支持iGPU模式,即可以屏蔽獨立顯示。它提供三種選項,即關閉、開啟和自動模式。前兩種模式很容易理解。電池供電時,自動模式被屏蔽,僅在連接適配器時工作。我在單獨工作和單獨屏蔽兩種情況下進行了續航測試。

IGPU模式

測試時屏幕亮度53%(150nit),靜音模式,Windows電源管理可以選擇更長的續航時間。在PCMark10modernoffice模式下測量,續航表現為單獨工作時9小時33分鐘,單獨屏蔽時10小時39分鐘。一臺性能級筆記本可以運行9小時以上的續航,這在之前的測試中很難見到。

出色的工作耐力表現

單獨屏蔽后的續航表現。

雖然ROGMagic13的62Wh電池足夠大,但考慮到它的游戲級硬件,續航表現有些夸張。另外ROGMagic13的適配器是100WPD快充,39分鐘可以充滿60%左右的電,回血速度快。適配器也很小,可以拿在手里,方便攜帶。

四、04無論性能還是續航,都很持久

毫無疑問,ROGMagic13無論是設計還是性能都表現出了強大的壓制力,絕對是目前輕薄本的優秀代表。此外,ROGMagic13在屏幕和鍵盤方面仍然有驚喜。

屏幕方面,ROGMagic13采用13.4英寸IPS鏡面屏幕,屏幕比例為16:10,分辨率為19201200,刷新率為120Hz,支持自適應同步。色域覆蓋100%sRGB,并通過Pantone認證。表面覆蓋康寧大猩猩防刮玻璃,支持觸控和華碩筆。從規格上看,16:10,高刷,高色域,基本上用戶關注的部分都有。可以說這是一塊沒有短板的屏幕。

13.4英寸IPS鏡面屏幕

用SpyderXElite測量,色域覆蓋100%sRGB、76%AdobeRGB、79%P3和71%NTSC;最大亮度355cd/m2,最大亮度時的對比度為1820:1;顏色平均值e=1.34。實測數據符合官方宣傳,良好的亮度和高對比度提供了通透的視覺體驗。出色的色標表現也能讓ROGMagic13在創作中發光發熱。

色域

聰明

色準

綜上所述,這是一款不錯的屏幕。

在鍵盤上,ROG魔術13仍然是優秀的。提供了1.7mm的按鍵行程,這在輕薄本中并不多見。更長的鍵程為輸入手感提供了保障,鍵帽太大,按鍵回彈更快,手感相當不錯。同時,ROGMagic13延續了獨立功能鍵的優良傳統。另外,密鑰壽命可以達到2000萬次,所有密鑰沒有沖突,這對游戲玩家來說非常重要。

鍵盤特寫

鍵盤支持白色背光,可以在關閉-低光-中光-高亮之間切換。背光模式可以選擇呼吸、閃爍、常亮,自由度稍高。

背后照明

觸摸板體驗也不錯。表面采用玻璃材質,光滑不油膩,干凈。按下去只需要很小的力氣,即使在靠近鍵盤的位置也能實現,深受好評。

特寫觸摸板

相對來說,ROGMagic13的接口更少。機身左側是顯卡擴展口和全功能Type-C,以及HDMI和3.5mm音頻耳機接口;機身右側是全功能Type-C,USB3.2Gen2,旁邊是電源鍵,集成指紋識別,支持WindowsHello。

左側界面

右界面

如果不連接ROGXG圖形擴展塢,雖然兩個全功能Type-Cs和一個Type-A可以提供10Gbps的傳輸速度,但略顯不足。購買Type-C擴展塢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連接ROGXG顯卡擴展塢,界面會豐富很多。四個Type-A加兩個視頻插座,RJ45和SD卡讀卡器,加上機身接口,日常使用綽綽有余。

圖形卡塢站接口

此外,ROGMagic13支持杜比全景聲,還可以通過矩陣麥克風和AI降噪算法實現雙向AI降噪;ROGMagic13還支持Wi-Fi6,可以提供更快、更低延遲的網絡體驗。還有熟悉的ArmouryCrate奧創智能控制中心,通過它你可以選擇性能模式,監控硬件使用,切換顯示風格等。界面直觀,易于操作。

軍械庫箱子

五、05好用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ROGMagic13是一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產品。從開箱的驚艷,到性能測試中的驚喜,再到實際使用中的驚喜,可以說ROGMagic13已經把我對2021年筆記本的期待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再次,如果我遇到超越ROG魔法13的產品,恐怕會是下一代ROG魔法13。

ROG魔法13

綜上所述,ROGMagic13擁有出色的設計和做工,同時在性能上也有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有了ROGXG顯卡塢站的加持,性能絕對壓倒性。而且在如此強悍的性能前提下,ROGMagic13居然提供了非常不錯的續航表現,性能調度調整相當到位。此外,ROGMagic13還擁有出色的屏幕和鍵盤手感,為出色的操控體驗保駕護航。雖然存在一些問題,如開口處手感不佳,高負荷下噪音明顯等,但缺陷并未隱藏。ROGMagic13絕對是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全能筆記本。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