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太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putty文件下載,putty下載、安裝使用方法(圖文詳解)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PuTTY是一個可以直接運行的軟件。它很小,但也很強大,用邊肖常用的xshell就很強大。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ssh登錄管理軟件。
下面是邊肖在阿里云官方幫助中心找到的一個使用putty登錄的視頻教程,非常適合初學者。
下載
免費的遠程登錄/SSH客戶端0.63中文版
類型:遙控器大小:491KB語言:簡體中文時間:2015年3月3日查看詳情
官方下載地址:http://www.putty.org/
固定
這個軟件可以直接雙擊使用。
施用方式
下面是邊肖在百度文庫中找到的一個非常詳細的putty教程。它非常詳細,但原作者不詳。
第一印象,開始登錄遠程主機。
運行PuTTY,看到如下界面。
在這里,輸入服務器的IP或主機名,選擇登錄協議和協議的端口。如果要保存這個輸入,以后就不需要重新輸入了。只需輸入保存的會話的名稱,如:郵件服務器,或簡單的主機地址,然后單擊保存。
最后點擊下面的打開按鈕,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登錄服務器了。
第一次登錄主機時
首次登錄時,您會看到此對話框。
這是告訴你登錄主機鍵指紋,點擊是保存,以后不會再彈出這個窗口,然后正常登錄。如果不保存,下次會有提示,之后就可以正常登錄了。如果只是臨時登錄一個主機,當然會點NO,Cancel就是取消,也就是取消這次登錄。
如果您已經登錄到該主機,但再次彈出該對話框,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
主機已重新安裝操作系統。
該主機可能有多個IP,這次使用另一個IP。
還有其他惡意主機可以冒充,誘騙我們登錄,竊取機密信息。
前兩種情況很常見。一般點是就行了。后來,嗯.嗯.嗯.點擊否/取消,然后詢問相關主機管理人員。
又看到中文亂碼了。
成功登錄到主機后,輸入命令.這.顯示又是亂碼。唉,中文亂碼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而且是個值得一提的大問題。嗯,原因無非就是字符集,終端編碼之類的,還是可以解決的。
PuTTY的默認字體和字符集不適合中文顯示。右鍵單擊窗口標題并選擇更改設置。
在打開的配置窗口左側選擇外觀,然后單擊右側的字體設置。
更改按鈕,選擇好中文字體,如:宋松、新宋松等。
字體選定后,字符集就要確定了。
在配置窗口左側選擇Translation,在右側的ReceivedDataAssumedToBe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最后一個“Usefontencoding”,最后一個點下方的Apply按鈕將生效。
再次執行命令ls-l,就可以正常看到中文了。
為什么還是亂碼?
如果仍然是亂碼,執行下面的命令來查看系統的字符集。
echo$LANG$語言
哦,系統的原始字符集是UTF-8。回到上面選擇字符集的步驟,在配置窗口左側選擇翻譯,在右側的ReceivedDataAssumedtobeinWhichCharacter字符集下拉列表中選擇“UTF-8”。
接下來99%的情況下,不會出現亂碼漢字。最后,一句話,PuTTY中亂碼的解決方案:
先看系統的字符集。如果是UTF-8,那就簡單了。只需選擇中文字體,然后選擇UTF-8進行編碼。
如果編碼是GB2312,GBK,GB18030,當然包括BIG5,而你在PuTTY的編碼選擇中看不到這些編碼,那就選擇最后的“Usefontencoding”。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問題。反正我也沒遇到過什么異常。
現在如果Linux的默認語言是中文,默認編碼是UTF-8。以前安裝RedhatAS3的時候語言是中文,默認代碼是zh_cn.gb2312和zh_cn.gb18030,好像從AS3update6開始,包括現在的AS4和AS5,中文的默認代碼都變成了zh_CN.utf8至于Debian,Ubuntu等等,好像一直用的是UTF-8。
至于UTF-8,還是GB2312,GBK還是GB18030?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UTF-8。畢竟我們用的大部分軟件都是國外的,所以在處理中文編碼的時候會有一些問題,PuTTY也不例外。
下圖中,我把終端代碼改成了zh_CN.utf8,然后也按照上面的方法把PuTTY的字符集改成了UTF-8。然后在終端中輸入漢字“柴風”,按左箭頭鍵可以看到漢字顯示正常。
我又把終端的代碼改成了zh_CN.gb2312。同樣,我把PuTTY的字符集改成了最后一個“Usefontencoding”。或者在終端上輸入漢字“柴風”。按下左箭頭鍵后,會看到漢字亂碼。
至于用哪個代碼,主要看領導的決定。我們領導喜歡GBK,連GB18030都不會。在過去,當使用Debian時,默認情況下似乎不支持GBK編碼。近幾年公司發展在漢字編碼上有過幾次麻煩,在GBKGB2312/GB18030和UTF-8上輾轉反側。
給你看一張emacs的截圖。看上面一起顯示的多語言文本。這個會用GB2312/GBK/GB18030編碼嗎?
UTF-8不是用來在一個屏幕上顯示幾個不認識的字符,也不是要按照國際標準承包給外國人做一個其他語言的界面給外國人使用。至少不要在這么多代碼里折騰了,最多有兩個UTF-8和ISO8859-1。抱怨,我們繼續.
如何選擇、復制和粘貼膩子?
不能在PuTTY的窗口中使用Windows中的這些快捷鍵CtrlC,CtrlINS,CtrlV進行復制粘貼。ctrl+C終止控制臺上當前命令的執行。
PuTTY的選擇、復制、粘貼都是通過鼠標完成的。
在窗口-選擇中,您可以設置復制和粘貼的方式。
Actionofmousebuttons的默認選項是折衷。這樣,你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選擇它,一種是直接用鼠標左鍵拖動,另一種是用鼠標中鍵點擊選中區域的開頭,用滾動條拖動到所需選中區域的末尾,再用鼠標中鍵點擊選中。
選擇后,單擊鼠標左鍵將所選零件復制到剪貼板。粘貼也很簡單,點擊鼠標右鍵。
Actionofmousebuttons的第一個選項是Windows(Windows模式),鼠標中鍵的操作和前面說的一樣。不是右擊粘貼,而是打開右鍵菜單。
其實點擊標題欄就能看到這個右鍵菜單。
第三個選項是xterm(xterm模式),與默認的折衷模式相反。中鍵和右鍵的操作都改了,就不多說了。
以下換檔超控應用程序的懸掛外殼與換檔鍵相關。一些類似Some的程序,比如mc,links,Lynx,VIM等。都支持鼠標操作,所以不能用鼠標選擇或粘貼。默認情況下,此選項處于選中狀態。在支持鼠標操作的RogueLike界面下,按住Shift鍵,可以像以前一樣用鼠標選擇、復制、粘貼。
看下圖,用鏈接打開Google的首頁,用鼠標選中中上方的Google。我們會發現彈出保存的對話框。
按住Shift鍵再做一次。哈哈,這次選了。
Controluseofmouse中也有一個Defaultselectionmode,默認為普通,就像文字處理工具中的這個選擇一樣。
另一種是Rectangularblock(塊選擇法)。至于用哪種方法,就看你的選擇了。
實時保存會話
這次我改了配置參數。關閉窗口后,下次還是要重新選擇。很麻煩。
或者返回到上面修改配置的位置,在左側選擇會話,在右側選擇要覆蓋的會話名稱,或者重新輸入一個新名稱,然后單擊保存按鈕保存它。
關于注銷的事情。
成功登錄主機后,也能正常看到中文。這樣,我們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最后,該關窗了。我該怎么辦?我見過很多人,包括我公司專職負責維護的同事,直接點擊窗口上的關閉按鈕,完全無視彈出的警告窗口,直接點擊是。
這是不對的。首先,這不是正確的注銷方式。您應該輸入命令exit以正常注銷;其次,直接關閉窗口后,你的登錄其實還在服務器上。如果連續幾次強行關閉窗口,可以看到很多用戶還在登錄系統,占用了系統的資源。最重要的是,您的登錄可能只是為了啟動WebLogic或任何其他應用服務器。直接關閉窗口后,你的業務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分鐘內被終止,這不是你想看到的。
如果上面的原因是每次都要輸入exit再輸入,那就麻煩了。您可以使用快捷鍵Ctrld注銷。一般情況下,按下快捷鍵,窗口會直接關閉,省去了兩次鼠標點擊。
在前面談到保存會話時,您可能還注意到有一個Closewindowonexit,它有三個選項:
始終(無論如何,窗口將始終關閉)
從不(無論是否有程序仍在運行,都不要關閉窗口)
Onlyonclearexit(這是默認選擇的,只有在此登錄中運行的所有程序正常終止或在后臺運行時,窗口才會關閉)
有些程序在執行的時候,雖然在命令末尾加了"",但是可以在后臺運行。但是正常注銷后,窗口不會自動關閉,仍然可以看到程序的輸出。這時候強行關窗戶還是可以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使用nohup命令。
用法是:nohupcommand命令參數,原來如此。
窗口保存的輸出有點小,前面的是看不到的。
執行了一個命令,輸出了很多東西,但是默認情況下,PuTTY只保存了最后200行,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
或者右鍵單擊標題欄并選擇更改設置.選擇配置窗口左側的Window,修改右側的Linesofscrollback使其變大,比如20000和80000。
窗口中顯示的行數和列數在上面的Setthesizeofthewindow中設置。默認值為24行80列。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修改。
當窗口大小改變時,此選項配置采取什么行動。
ChangeTheNumberofRowsandColumns(這是默認值。當改變窗口大小時,行數和列數將自動修改)
Changethesizeofthefont(這是根據窗口的大小修改字體大小。窗口最大化時,字都很大)
changefontsizeonlywhenmaximized(僅在窗口最大化時更改字體大小)
Forbidresizingcompletely(徹底禁止改變窗口大小,一勞永逸)
在現代Unix/Linux主機上,默認選項沒有問題。如果是Solaris8這樣的老Unix,最好使用選項2或4。
第三個選項要求您的屏幕不是寬屏。選擇此選項后,您可以先縮小窗口,然后最大化窗口。哈哈,請滿足一下不是寬屏的虛榮心。
對了,在PuTTY中,和Linux終端一樣,ShiftPageUp/PageDown是用來上下翻頁的,CtrlPageUp/PageDown是逐行的。
當你創建一個新的會話時,有些事情需要描述。
之前講過如何用PuTTY登錄一個主機,但是在創建新的會話的時候還是有一些事情需要贅述。
保持連接,不要自動斷開。
連接中存在Secondsbetweenkeepaliaves,這意味著每隔指定的秒數,就會向服務器發送一個空數據包來保持連接。如果登錄的主機長時間沒有接收到數據,它會自動斷開SSH。
默認值0是禁用保持連接,我習慣在這里設置10。
讓我們默認選擇下面的兩個復選框。
自動登錄用戶
Connection-Data中有一個Auto-loginusername,它可以指定默認的登錄用戶。如果每次都用同一個用戶登錄主機,不妨在這里設置。SSH、Telnet和Rlogin都支持,但并不是所有的Telnet服務器都支持用戶自動登錄。
自動設置環境變量
還是以前的界面。下面有一個環境變量。在變量中輸入環境變量的名稱,并設置環境變量的值。登錄主機后會自動設置,但這可能行不通。出于安全考慮,一些主機可能會禁用此功能。一旦登錄,他們會收到這樣一條錯誤消息:
serverrefusedtoseteenvironmentvariables
設置代理服務器
這個經常用,設置方法也差不多。注意選擇Proxytype即可。
Proxyhostname中填寫服務器的地址,端口為代理服務的端口(HTTP代理常用端口為3128和8080,Socks5代理常用端口為1080)
excludehosts/IP這是被排除的主機的地址和IP。有些地址不需要代理,在這里填寫即可。
有些代理需要認證,用戶名填寫,密碼填寫如下密碼。
自動執行命令。
連接中有一個remotecommand-〉SSH。在遠程服務器上填寫一個命令,比如df,登錄后就會自動執行。
我們使用ssh命令登錄到Unix上的主機,并在ssh的末尾添加來自遠程主機的命令,就像這樣。
但是.先別急。一旦你設置了這個選項,你會發現一旦你成功登錄,窗口就會關閉。嘿,怎么了?我什么也沒看見。
因為當執行該命令時,SSH登錄連接也會關閉。
你可以修改遠程自動命令為sleep10,然后再次登錄,看看效果。
成功登錄后,沒有命令提示。10秒鐘后,車窗將自動關閉。這也驗證了我剛才說的話。執行該命令后,SSH連接會自動斷開。
聰明如冰雪的你會想,如果每次登錄主機都要重啟tomcat,可以在這里填寫以下命令:
exportCATALINA_HOME='~/Apache-Tomcat-5.5.17';exportJava_HOME='~/JDK1.5.0_07';exportpath=$JAVA_HOME/bin;$PATHCD$CATALINA_HOME/bin;/shutdown.sh;/startup.sh;tail-f$CATALINA_HOME/logs/CATALINA.out
(上面的命令是一行)
首先自動設置環境變量(前面提到過,服務器可能會禁用環境變量的自動設置,所以這里設置為保險起見),然后進入tomcat的bin目錄,用shutdown.sh停止tomcat,再用startup.sh啟動tomcat,最后tail命令持續觀察tomcat的日志輸出。如果不想看,可以直接控制CtrlC終止SSH會話。
哈哈,不方便嗎?
然而,前面提到的命令sleep10只建立了一個SSH連接,然后在10秒鐘后自動斷開連接。你是不是很無聊,很沒用?事實上,這個命令與后面提到的隧道一起使用,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自動保持隧道開放。如果在指定的時間內(這里是10秒)沒有使用隧道,SSH連接和隧道將自動關閉。
如果您選擇Don'tstartashellorcommandatall,您將禁用自動執行命令的功能。此功能主要與隧道結合使用。因為有時候,我們只需要利用隧道來建立一個VPN,不需要登錄和執行命令。這樣建成隧道后,除非手動關閉,否則將一直打開。
嗯,還有一個問題。一次要執行的命令很多怎么辦?好吧,給PuTTY選項來指定一個包含在遠程主機上執行的命令的文本文件。但我們稍后會談到Plink。它致力于此。慢慢來。
自動數據壓縮傳輸,變相提高傳輸速率。
在之前的接口中,Protocoloptions中有一個Enablecompression,意思是在傳輸過程中對數據進行壓縮,在連接速度不變的情況下,變相提高了傳輸速率。一般來說,SSH服務器會允許這個選項,所以最好選擇它。
無密碼登錄
connection->ssh->auth有兩件事你需要知道,后面講到PuTTYGEN和Pagent的時候會詳細介紹。
一個是Allowagentforwarding,用于允許私鑰代理轉發。
另一個是底層PrivateKeyFileForAuthentication。選擇私鑰身份驗證文件。
這兩個允許您在不輸入主機密碼的情況下使用SSH登錄,但是仍然需要輸入私鑰的密碼。如果使用私鑰代理Pagent,也可以省略私鑰密碼。結合前面提到的自動用戶名登錄,可以自動登錄主機。登錄到主機后,使用SSH登錄到另一臺也配置了相同私鑰身份驗證的主機,或者不需要再次輸入密碼。
這些可以大大減少我們的重復性工作,也不用再枯燥的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了。但是這樣使用有一個后遺癥,就是如果主機密碼不在另一個地方記錄,密碼很快就會被忘記。好處是密碼可以設置很長時間和異常XD。
一般只使用登錄功能,其他功能不常用。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