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上,意大利葡萄酒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出口量和出口額一直表現出色,然而到了市場上,意酒卻很顯然的低調了很多,在度上也遜色了法國很多。
其實,意大利和法國酒,一直都是一對老冤家。法國前奧朗德曾公開懟意大利,他說:“法國葡萄酒向來比意大利葡萄酒賣的貴!”
這話倒是沒錯。但問題來了,賣得貴,就一定好嗎?
其實奧朗德在喝酒的鄙視鏈上,故意誤導大家:把價格等同于品質。
兩國的葡萄酒,在風土條件、釀造工藝、成本花費上都各自有其法,法意高端酒之間的不同不在于質量,而在于風格。至于價格高低,那是多重原因促成的(政治、文化、宣傳、供求、名氣等等)。
法國酒與意大利酒常見誤區
法國酒是世界前列,意大利酒什么鬼?
在喝酒的鄙視鏈上,大家經常是:把價格等同于品質。
法國酒雖然歷史悠久,口碑傳誦廣泛,但意大利也是可以與法國并駕齊驅的葡萄酒王國,擁有多樣葡萄酒風格。目前確定身份的葡萄品種就有400多種,每種葡萄在當地還有自己特殊的名字,你喝上幾年也不一定能了解得七七八八。
意大利有法國那樣的分級體系嗎?
意大利于 1963 年制定了一套與法國相近的分級方案。將本國葡萄酒分為日常餐酒(VDT)、地區餐酒(IGT)、法定產區葡萄酒(DOC)和法定產區葡萄酒(DOCG)。
但是,法國酒品質基本上是按照分級來界定的。意大利不一樣,很多地區餐酒(IGT),比DOCG還要貴還要好。
意大利法定產區命名規則,對于初學者來說更是如天書一般,比如說:蒙特布查諾(Montepulciano)是葡萄的名字;阿布魯佐蒙特布查諾(Montepulciano dAbruzzo)是大區加上葡萄名字;阿布魯佐大區特拉馬內丘陵蒙特布查諾(Montepulciano dAbruzzo Colline Teramane)是保證法定產區,也就是DOCG的名字。
這一大串放出去,不了解意大利葡萄酒的人根本記不住,也不知道說的是啥。
如果比產區數量,意大利酒也毫不遜色~
意大利南北狹長,我國各地都有種植葡萄。產區劃分是與行政劃分(20 個省)一致的。而法國主要產區10個手指頭數得過來。
意大利產區可分為南、中、北三部分:南部地區包含長靴形狀的腳踝以下的部分,以及西西里和撒定尼亞。中部被亞平寧山脈貫穿,較的產區是托斯卡納(Toscana)。北部由西而東依次與法國、瑞士、奧地利、斯洛文尼亞接壤,主要產區是西北的皮埃蒙特(Piemonte),和東北部以羅密歐朱麗葉故事所在地出名的威尼托(Veneto)。
意大利酒在國內為什么沒有法國酒出名?也許因為意大利人比較“懶”,產出來的紅酒自己找幾個朋友直接喝了,為什么要費力推廣? 而法國正好相反,不管這東西好不好,法國人善于讓你覺得這東西好。不說紅酒,一個大盤子上放一小塊五花肉,再擺個香菜告訴你,這是法國菜賣一百塊,很多人覺得洋氣著呢。
再就是法國人善于經營,起泡酒就是起泡酒,香檳區生產的才能叫香檳,其他地區的都不能叫這個名字,還特地搞了個協會來保護地區品牌…
總結來說:在葡萄酒江湖,沒有誰是真正的。相比而言,灑脫而驕傲的意大利酒,輸給法國酒的地方,大概就是營銷策略上的不經心和在推廣宣傳上的后知后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