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子的質量決定著胚胎的質量,影響著試管的成功率,那如何養卵成為很多試管媽媽頭疼的問題,如何養出又大又圓的卵子呢?
優勢卵泡是指卵泡中有優勢的卵泡。
卵泡卵巢皮質內由一個卵母細胞和其周圍許多小型卵泡細胞所組成。根據卵泡發育過程的形態和功能變化,可分為原始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三個階段。
醫學上所謂的優勢卵泡在超聲上大小超過10mm,而不超過 18mm的卵泡。在月經周期的前半期——卵泡期, 在雌激素作用下,通常有幾個卵泡相繼發育,逐漸長大,我們通過B超監測,發現在近排卵期,這些卵泡中總有一個個頭最大,且在它破裂排卵后其它卵泡相繼被吸收消失,我們把這個頭最大、發育最成熟的卵泡叫作優勢卵泡。
如果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癥,就會出現沒有優勢卵泡成熟井排出,每個月都是初始卵泡存積在卵巢內,8積月累就形成了卵巢內有多個未成熟的卵泡,在彩超下就是卵巢多囊樣改變。
如何測排優勢卵泡?
首先我們要正確把握排卵時間:
1. 經期推測法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8,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
2. B超監測法
B超監測排卵就是通過B超來觀察女性是否排卵。當卵泡直徑>=18mm,表示卵泡已成熟,隨時有排卵的可能。排卵前一天卵泡直徑平均21-22mm。在所有測排卵的方法中,最為準確的就是B超監測法,它不僅可以測出兩側卵巢中是否有優勢卵泡,同時還能測出優勢卵泡的大小子宮內膜的厚度等。
3.排卵試紙自測法
排卵試紙是通過檢測黃體生成激索(LH) 的峰值水平,來預知是否排卵的。女性排卵前24 -48小時內,尿液中的黃體生成激素(LH)會出現高峰值,用排卵試紙自測,結果就會顯示為陽性。
4.根握分溜物判斷
分泌物變多且清,呈蛋清拉絲狀的時候,即為排卵日。
優勢卵泡排出原理:
一般來說,女人一個月只會排卵一次,進入青春期后,由于量體分淄促性腺激素,卵巢內的原始卵泡開始發育,合成雌激素卵細胞周圈的空間充滿液體,內含大量雌激素。增長的卵泡逐漸向卵巢表面移動,卵泡璧愈變愈薄,最后破裂,成熟的卵子隨卵泡液流入腹腔,這一過程稱為排卵。
女性每月一般只排一個卵子,可由左右兩側卵巢輪流排出,或由一側卵巢連續排出,排卵與環境、情緒、身體健康狀況、性生活、避孕藥 物等因素有關,有時可提前排卵或-次排兩個卵, 有時可推遲排卵或暫時不排卵。
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卵泡期,卵泡期是卵泡發育并成熟的階段,原始卵泡在發育過程中,歷經初級卵泡、次級卵泡的不同發育階段,最終成為成熟卵泡。
卵泡期中,此期卵泡的粒膜細胞在卵泡刺激素(FSH)和黃體生成激素(LH)的作用下產生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迅速增殖,血管增生,腺體增寬加長,但不分泌。此期來,卵巢排卵,如果卵細胞成熟后,因故未能排出,也將進入下一期。
優勢卵泡不排出的原因:
排卵的整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不排卵,例如內分泌紊亂、子宮內膜異位癥、生殖系統炎癥、盆腔炎、排卵障礙、性腺以外的其它內分泌系統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失調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重度營養不良,都會影響卵巢功能的調節而導致排卵障礙。
排卵監測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有以下幾種時建議進一步就診檢查:
1、多囊卵泡: 正常育齡期婦女有3~ 11個卵泡,當超聲發現一側或雙側 卵巢直徑2 9mm的卵泡個數大于等于12個時, 需要進一步檢查,排除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可能。
2、卵泡囊腫: 當卵泡直徑大于25mm而不排卵時,可以定義為卵泡囊腫,一般2-3個月經周期后自然消退,甚至時間更長,不需特殊處理。
3、黃體囊腫: 由于出血量和時間的差異,黃體可以表現為囊性、混合性和實性,未孕女性一般2個月經周期內消失,妊娠女性存在時間稍長,一般也會自然消失。
4、小卵泡或無卵泡: 當育齡期婦女卵巢較小,內部無明顯卵泡或持續存在極小卵泡時,需要進-步檢查婦科內分泌,排除卵巢早衰的可能。
怎么吃出優勢卵泡?
1.富含鈣和鐵的食物:
牛奶、黑芝麻、魚蝦等食物均有-定的補鈣作用,豐富的鈣質不僅能提高卵泡質量,還能促進卵子生長和發育。
菠菜、紅棗、蛤蜊、茄子、山藥等含鐵量較高,女性經常吃此類食物不僅可以改善貧血癥狀,還能達到提高卵泡質量的目的。
2.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通常來說,水果和蔬菜當中的維生素含量都比較高,女性朋友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這兩類食物均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而且還能降低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傷害,更可以改善卵泡質量,進而大大提高女性的生育能力。
3.富含鋅的食物:
當女性體內鋅含量不足時,各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會隨之降低,進而影響卵泡的質量,所以女性朋友平時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動物肝臟、黃豆等含鋅的食物。
4.促進雌激素分泌的食物:
雌激素可以刺激卵泡發育,雌激素的高低可以促進或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從而間接影響卵巢功能。并且,植物雌激素進入人體,發揮的是雙向調節作用,因此不僅有益于卵泡發育,保持卵巢的活力與健康,而且有益于降低發生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對于有需求的女性可適當增加此類食物的攝入量。
植物雌激素,主要包括三類:異黃酮類,包括三經異黃酮, 二經異黃酮,木酚素類和香豆雌酚。富含異黃酮類的植物主要是豆 類,在亞麻籽、 油籽、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較多的木酚素,而香豆雌酚則大量存在于苜蓿中。從飲食中攝入植物雌激素,可以多吃豆類及豆制品,包括黑豆,黃豆,豆制品比如豆獎、豆腐。
動物雌激索,主要食物有蜂王漿、蜂膠、雪蛤(林蛙的輸卵管和卵巢,也稱蛤蟆油),以及動物肝臟,都含有動物性雌激素,適量食用可以既提高身體免疫力的同時,補充雌性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