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西泮稀釋后為什么會渾濁(地西泮可以肌肉注射嗎)

5424
地西泮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抗癲癇藥物,尤其在處理急性癲癇發作時,那么在用藥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先來看一則病例。
病例分享
患兒,男性,2歲,體重13kg,因突發意外導致多發性骨折,入院后進一步診斷為癲癇、重癥感染并伴有呼吸衰竭。醫生開具了地西泮注射液(2ml:10mg)肌肉注射10mg qd。
以上病例地西泮的使用,值得我們思考,地西泮可以肌肉注射嗎?呼吸衰竭可以用嗎?兒童用藥的用法用量是多少呢?
Q1:地西泮可以肌肉注射嗎
不建議肌肉注射。
1.地西泮脂溶性高,肌內注射后吸收不規則且慢,也不完全,容易產生硬結。肌肉注射為“地西泮注射液藥典臨床用藥須知”收載的給藥方法。其說明書記載,“肌注吸收慢而不規則,亦不完全,急需發揮療效時應靜脈注射。肌注20 min內、靜注1~3min起效?!?/div>
2.含有苯甲醇,而苯甲醇肌注易引起兒童臀肌攣縮癥(俗稱“青蛙腿”)的不良反應,含有苯甲醇的所有藥品注射劑均要求“禁止用于兒童肌內注射”。說明書中也特別提醒:由于生產廠家的不同,地西泮注射液略有差異,一般均含苯甲醇為止痛劑以減輕注射區疼痛。反復肌肉注射本品可引起臀肌攣縮癥。
Q2:地西泮首選的給藥途徑是什么嗎
地西泮首選給藥方法:靜脈注射。地西泮注射液說明書,僅推薦了靜脈注射一種用法,且要求“靜注宜緩慢,每分鐘2~5mg”。其原因在于“靜脈注射速度過快可導致呼吸暫停、低血壓、心動過緩或心跳停止”。
Q3:地西泮注射液能否靜滴
《臨床診療指南.癲癇病分冊(2015年修訂版)》[1]、《兒童癲癇持續狀態診斷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2022年)》[2]也未推薦靜脈滴注用法。
《終止癲癇持續狀態發作的專家共識(2022年版)》[3]認為可以靜脈滴注(防止復發),推薦的用法用量如下:成人癲癇持續狀態靜脈用藥時可考慮首劑10~20mg靜脈緩慢推注;如無效,5min后可再次靜脈推注;若有效(癲癇發作停止),則用80~100mg地西泮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12h)。
需要注意的是,PVC材質輸液容器可吸附50%以上的地西泮,地西泮溶液應放置在玻璃或聚乙烯材質的輸液容器中。地西泮注射液為長效藥,原則上不應連續靜脈滴注,靜脈給藥后應臥床觀察3小時以上。
Q4:地西泮稀釋后為什么會渾濁
地西泮原料藥在水中幾乎不溶。其注射液輔料含丙二醇、乙醇等有機溶劑以增加溶解度,當這種含有有機溶劑的注射液被加入到其他水性溶媒(如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時,由于溶劑性質的改變,地西泮可能會析出并產生沉淀或混濁。地西泮注射液與較低稀釋倍數溶媒配伍后容易產生渾濁,不可使用。若加大稀釋倍數,肉眼看不見渾濁,但是不一定代表沒有細微顆粒,而且稀釋倍數大,藥品濃度低,臨床療效有限。
Q5:地西泮溶媒選擇用“鹽”還是“糖”
地西泮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等溶液中都會產生渾濁。地西泮溶媒選擇用“鹽”穩定還是“糖”穩定,目前結論不一。有研究顯示[4],地西泮在0.9%氯化鈉注射液中穩定性優于葡萄糖注射液,室溫放置4h地西泮含量保持在93.6%,而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液中地西泮濃度可下降至50%以下。
《臨床靜脈用藥調配方法與配伍禁忌速查手冊(第2版)》[5]指出,靜脈滴注配制地西泮注射液時,應10~40mg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500mL,緩慢靜脈滴注。稀釋后靜滴時要注意觀察,因為可能會出現沉淀。
《終止癲癇持續狀態發作的專家共識(2022年版)》[3]推薦地西泮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
在選擇稀釋劑和確定地西泮的濃度時要遵照注冊藥品信息的說明書,溶液都需要新鮮調制。
Q6:呼吸衰竭患者能用地西泮嗎
不推薦給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地西泮。地西泮具有鎮靜和催眠作用,同時也有中樞神經肌肉松弛的效果,可能會加重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抑制,導致病情惡化。特別是對于存在呼吸驅動減弱或通氣功能受限的患者,使用地西泮可能存在較大風險。
Q7:地西泮注射液用法用量如何[6]
適用于抗癲癇和抗驚厥。靜脈注射為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首選藥,對破傷風輕度陣發性驚厥也有效。具體用法劑量小編用一張表格總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