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3年正式從事包裝設計算起,今年已近80歲高齡的馬老,在這條路上已走了48年。
眾多代表作中,除了珍品茅臺、飛天茅臺等,老習酒、特級安酒等許多貴州經典白酒的包裝,也都出自他手。
在1992年漢帝茅臺酒包裝獲得“世界之星”之前,馬熊已經憑借特級安酒、董酒、羊艾毛峰茶包裝,三次問鼎過該獎項。
▲特級安酒
值得一提的是,在獲“世界之星”獎之前,特級安酒臉譜包裝還在1988年獲得了“亞洲之星”獎,這也是馬熊繼珍品茅臺之后,再次獲得該獎項。
老習酒也是馬老的一款經典之作。
1984年,習酒公司(當時還叫貴州省習水酒廠)恢復醬香酒生產后的第一支產品即將面世,全廠上下對此寄予厚望。
出于對這款醬香產品的極大重視,當時習水酒廠廠長找到已名滿江湖的馬熊,請他親自操刀產品包裝設計。
后來馬老不僅完成了該款產品的包裝設計,還“捎帶”著幫這款產品取了個使用至今的名字——習酒。
“老習酒的設計是我設計的唯一一款雷同茅臺酒茅型瓶的設計”,據馬老說,當時習酒廠要做第二個茅臺,提出“茅臺是代表國家面向全世界的,那么‘習酒’就要做代表貴州的那瓶”。
馬老在設計上便把茅臺酒瓶上的“貴州茅臺酒”斜帶,改為金色的貴州少數民族苗繡、刺繡花紋,以體現貴州的風土人情。
老習酒的包裝就此定型,此后行銷三十多年,一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作為馬老眼中的一款“雷同”設計,這個“唯一”反而折射出了馬老的無窮創意。
正如貴州工業大學教授金玨曾評價說:經他設計的數以百計的酒類包裝中,從不“舊瓶裝新酒”,均有新的瓶型設計。
而在不斷求新求變的時代,產品的包裝設計被提升到一個更為重要的地位,成為人們審視一款產品時必不可少的部分。包裝一旦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就擁有獨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20世紀80、90年代茅臺酒瓶變化 圖/趙晨
作為名牌產品,茅臺深知“老面孔”的價值。
幾十年來,茅臺一直延續和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包裝,但也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而探索改進。 此次推出的新“珍品”就是典型的例子。
而這與其“御用設計師”馬熊一直堅持的理念不謀而合。
“包裝是有年代的,它有階段性,要不斷地更新,不斷地改進,才能夠真正把茅臺酒推到更高的層面上。”馬熊說。
80年代中期,馬熊多次受茅臺酒廠委托,先后設計了珍品茅臺和15年、30年、50年、80年份酒、陳年酒、紀念酒等數十項包裝,頻獲大獎。
到90年代,由馬熊設計的漢帝茅臺酒成為又一款經典之作。
這款全球限量10瓶的漢帝茅臺酒有著“酒王”之稱,10年前就曾拍出890萬元的天價。
作為其包裝設計者,從創意、策劃、設計、報批、制作,到最后問世,這款酒花了馬熊一整年的時間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