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主要表現為足部疼痛、麻木、潰瘍和感染,嚴重時可能導致截肢。其核心癥狀包括足部感覺異常、皮膚變化和傷口難以愈合。及時就醫、控制血糖、保持足部衛生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
1.足部感覺異常:糖尿病足患者常出現足部麻木、刺痛或燒灼感,這是由于長期高血糖導致神經損傷,稱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颊呖赡軐囟?、疼痛等感覺減弱,容易因外傷或壓力而受傷。建議定期檢查足部感覺,使用柔軟的鞋墊,避免赤腳行走。
2.皮膚變化: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皮膚可能出現干燥、脫屑、色素沉著或發紅,這是由于高血糖影響皮膚血液循環和汗腺功能。皮膚變薄、彈性下降,容易開裂或感染。建議每天用溫水清洗足部,涂抹保濕霜,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
3.傷口難以愈合:糖尿病足患者一旦出現傷口,愈合速度較慢,甚至可能發展為慢性潰瘍或感染。這是因為高血糖影響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功能,導致組織修復能力下降。建議發現傷口后立即就醫,避免自行處理,保持傷口清潔干燥,使用抗生素軟膏。
4.足部畸形:長期糖尿病可能導致足部骨骼和關節的變形,如弓足、錘狀趾等。這些畸形會增加足部壓力分布不均,進一步加重足部損傷風險。建議穿戴定制鞋具,進行足部功能鍛煉,必要時咨詢骨科醫生。
5.感染癥狀:糖尿病足患者容易出現足部感染,表現為紅腫、發熱、膿液分泌或異味。嚴重感染可能擴散至深層組織或骨骼,導致敗血癥或截肢。建議發現感染跡象后立即就醫,進行細菌培養和抗生素治療,必要時進行清創手術。
糖尿病足的癥狀多樣且復雜,早期發現和干預至關重要。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足部檢查,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足部衛生,避免外傷。一旦出現足部異常,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通過科學的治療和日常護理,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風險,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