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痔是什么樣子( 帶你從四個癥狀認識外痔)

5424

外痔是肛門靜脈曲張形成的腫塊,典型癥狀包括肛門腫物、疼痛、瘙癢和出血。及時識別癥狀有助于早期干預,避免病情加重。


1. 肛門腫物


外痔最直觀的表現是肛門口出現柔軟腫塊,大小從米粒到蠶豆不等。腫塊可能單發或多發,觸摸時有彈性感。久坐、排便用力時腫塊可能增大,平臥休息后部分可回縮。痔核表面覆蓋皮膚,顏色接近正常或略深。


2. 疼痛不適


血栓性外痔會引發劇烈疼痛,呈持續性跳痛,坐立時加重。普通外痔在排便摩擦、衣物壓迫時產生灼痛感。急性發作期疼痛可達3-5天,慢性期表現為隱痛。疼痛程度與痔核大小無必然關聯,取決于神經壓迫情況。


3. 局部瘙癢


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引發瘙癢,夜間癥狀明顯。搔抓會導致皮膚破損,形成糜爛或濕疹。瘙癢多出現在痔核反復脫出階段,伴隨肛門潮濕感。需與真菌感染、過敏反應進行鑒別。


4. 便后出血


排便時糞便摩擦痔核引發表面血管破裂,血液鮮紅,呈滴狀或噴射狀。出血量通常少于內痔,多附著在糞便表面。長期出血可能引發貧血,血液混有黏液需警惕其他肛腸疾病。


治療方面,藥物可選馬應龍痔瘡膏、太寧栓劑或口服地奧司明片減輕水腫。每日溫水坐浴2次,每次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飲食增加芹菜、火龍果等膳食纖維,避免辣椒、酒精刺激。癥狀持續2周以上或血栓形成需考慮手術切除,包括外剝內扎術、激光切除術等方案。保持規律排便習慣,避免久蹲用力,辦公族每小時起身活動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