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膝蓋關節疼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痘坑可以用激光打掉嗎)

5424

膝蓋關節疼痛常見于軟骨磨損、炎癥或外傷,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理療或手術干預。主要原因包括骨關節炎、運動損傷和痛風性關節炎,治療需結合藥物鎮痛、功能鍛煉及生活方式調整。


1. 骨關節炎是膝蓋疼痛的首要病因,與年齡增長導致的關節軟骨退化有關。患者表現為晨僵、活動后疼痛加重。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可緩解癥狀,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能改善潤滑。體重超標者需減重5%-10%,日常使用護膝分散壓力。


2. 運動損傷常見于半月板撕裂或韌帶拉傷,多由急轉急停動作引發。急性期采用RICE原則:休息48小時、冰敷每次15分鐘、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抬高患肢。康復期進行直腿抬高訓練,每天3組每組15次,配合超聲波治療促進組織修復。


3. 痛風性關節炎與尿酸結晶沉積相關,典型表現為夜間突發劇痛伴紅腫。急性期口服秋水仙堿每2小時0.5mg,每日不超過6mg。慢性期需控制嘌呤攝入,避免動物內臟和濃肉湯,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尿酸排泄。


膝關節疼痛持續超過72小時或出現明顯腫脹變形時需影像學檢查。長期管理建議選擇游泳等低沖擊運動,補充維生素D 800IU/日增強骨密度,使用帶緩沖墊的專用跑鞋減少地面反作用力。疼痛緩解后逐步進行靠墻靜蹲訓練,增強股四頭肌力量保護關節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