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肛中膿腫是怎么回事)

5424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可通過切開引流、抗生素治療、坐浴護理、鎮痛處理、飲食調整等方式治療。直腸肛管周圍膿腫通常由肛腺感染、免疫力低下、局部創傷、糖尿病控制不佳、克羅恩病等因素引起。


1、切開引流:


手術切開是治療膿腫的核心措施,通過排出膿液消除感染源。對于淺表膿腫可采用門診局麻下操作,深部或復雜膿腫需住院行腰麻或全麻手術。術后需每日換藥至創面愈合,避免形成肛瘺。


2、抗生素治療:


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等廣譜抗生素。對于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靜脈給藥。抗生素需足療程使用,通常持續7-10天。


3、坐浴護理:


每日2-3次溫水坐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并加速創面清潔。水中可加入高錳酸鉀稀釋液發揮殺菌作用,注意水溫控制在40℃以下避免燙傷。坐浴后需保持肛周皮膚干燥。


4、鎮痛處理:


疼痛明顯者可短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鎮痛藥。局部可涂抹利多卡因凝膠緩解排便疼痛。避免使用阿片類藥物以防便秘加重癥狀,鎮痛治療需配合病因處理才有效。


5、飲食調整:


急性期選擇低渣流質飲食減少排便刺激,恢復期逐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推薦食用米粥、蒸蛋、香蕉等易消化食物,忌辛辣刺激及油膩飲食。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預防便秘。


術后需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穿著寬松棉質內褲減少摩擦。恢復期可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每周3-5次溫水坐浴維持局部清潔。出現發熱、創面滲液增多等異常應及時復診,糖尿病患者需嚴格監測血糖。日常注意肛周衛生,排便后建議使用溫水沖洗,高危人群可定期進行肛門指檢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