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爛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疼痛、惡心嘔吐和消化道出血三大癥狀。該疾病癥狀發展通常經歷早期黏膜損傷、炎癥進展期和出血并發癥三個階段。
1、上腹疼痛:
上腹部持續性隱痛或燒灼樣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癥狀,疼痛多位于劍突下或左上腹,進食后可能加重。胃黏膜糜爛刺激神經末梢引發疼痛,嚴重時可放射至背部。疼痛程度與黏膜損傷范圍相關,輕者僅感不適,重者需屈曲體位緩解。
2、惡心嘔吐:
胃黏膜炎癥反應會刺激嘔吐中樞,約60%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癥狀。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時可含咖啡樣物,提示存在微量出血。反復嘔吐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尤其常見于飲酒或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后發病的患者。
3、消化道出血:
約30%患者會出現嘔血或黑便等出血表現,出血量較少時僅表現為糞便隱血試驗陽性。胃黏膜血管破裂是主要原因,嚴重出血可能導致休克。出血癥狀往往提示病情進入嚴重階段,需立即就醫處理。
4、食欲減退:
多數患者伴有明顯食欲下降和早飽感,這與胃黏膜炎癥導致的胃動力障礙有關。胃酸分泌異常和消化功能減弱會加重癥狀,長期食欲不振可能引發營養不良,需要調整飲食結構。
5、反酸噯氣:
胃酸分泌異常和胃排空延遲會導致反酸、噯氣等不適,尤其在平臥時癥狀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誤認為普通胃炎而延誤治療,當伴隨體重下降或貧血時需警惕黏膜深層損傷。
急性糜爛性胃炎患者應選擇易消化的米粥、面條等低纖維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過熱飲食。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少食多餐減輕胃部負擔?;謴推诳蛇m量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蘋果、香蕉,但需去皮去籽。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戒煙限酒至關重要。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嘔血黑便時,需立即至消化內科就診,完善胃鏡檢查明確黏膜損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