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分期標準是什么(子宮內膜異位癥四階段)

5424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分期主要依據美國生殖醫學學會修訂的分期標準,通過腹腔鏡檢查評估病灶范圍、深度及粘連程度,分為I期(1-5分)、II期(6-15分)、III期(16-40分)、IV期(>40分)。具體評分涉及腹膜病灶大小、卵巢異位囊腫特征、輸卵管粘連程度等因素。


1、腹膜病灶:


表淺腹膜病灶直徑小于1厘米每處計1分,1-3厘米計2分,大于3厘米或深部浸潤病灶計3分。病灶顏色可表現為紅色、黑色或白色,深部浸潤型病灶常累及腹膜下組織,需特別關注直腸陰道隔、宮骶韌帶等部位。


2、卵巢異位:


單側卵巢表面異位病灶計1分,囊腫直徑小于1厘米計2分,1-3厘米計4分,大于3厘米計6分。巧克力囊腫壁厚且與周圍組織粘連時需完整剝離,囊腫破裂將導致評分升高。


3、輸卵管粘連:


輸卵管傘端或周圍薄膜狀粘連計1分,致密粘連伴輸卵管扭曲計2分,完全梗阻計4分。粘連程度直接影響輸卵管拾卵功能,需評估輸卵管活動度與卵巢解剖關系。


4、直腸子宮陷凹:


部分封閉計4分,完全封閉計8分。需通過三合診或超聲檢查評估直腸陰道隔厚度,完全封閉可能伴隨性交痛或排便困難,提示深部浸潤型病變。


5、其他因素:


子宮后傾固定計1分,闊韌帶后葉病灶計1分,腸管或泌尿系受累酌情加分。特殊部位異位灶如臍部、剖宮產疤痕處需單獨記錄,但不納入標準評分系統。


患者確診后需定期復查超聲監測病灶變化,IV期患者建議每3-6個月評估CA125水平。日常避免劇烈運動減少囊腫破裂風險,經期可采用熱敷緩解疼痛。飲食注意減少紅肉攝入,增加ω-3脂肪酸含量高的深海魚類,維生素E及姜黃素可能有助于減輕炎癥反應。適度有氧運動如游泳、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環,但需避免騎自行車等壓迫會陰部的運動。心理疏導對緩解慢性疼痛及生育焦慮尤為重要,可配合盆底肌放松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