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診斷腹腔鏡存在哪些適應證(腹腔鏡并發癥及預防處理措施)

5424

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主要包括膽囊疾病、婦科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及腹部探查五大類。


1、膽囊疾病:


膽囊結石、膽囊炎及膽囊息肉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主要適應證。膽囊結石患者多表現為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可伴有發熱、黃疸;膽囊息肉直徑超過10毫米或快速增長時需手術干預。腹腔鏡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已成為膽囊疾病治療的金標準。


2、婦科疾病:


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宮外孕及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婦科疾病適合腹腔鏡手術。子宮肌瘤導致月經量過多或壓迫癥狀時需手術;卵巢囊腫直徑大于5厘米或存在惡變風險應切除;宮外孕破裂出血需緊急手術。腹腔鏡能清晰觀察盆腔結構,減少組織損傷。


3、消化系統疾病:


闌尾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腸梗阻等急腹癥可采用腹腔鏡治療。急性闌尾炎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潰瘍穿孔突發劇烈腹痛伴板狀腹;腸梗阻有腹脹、嘔吐癥狀。腹腔鏡既能明確診斷又可同期手術治療,避免開腹手術創傷。


4、泌尿系統疾病:


腎囊腫、腎上腺腫瘤、精索靜脈曲張等泌尿外科疾病適用腹腔鏡手術。腎囊腫直徑超過4厘米或引起疼痛需處理;腎上腺腫瘤無論良惡性均應切除;精索靜脈曲張導致不育或陰囊墜脹需結扎。腹腔鏡手術對泌尿系統器官暴露充分,并發癥少。


5、腹部探查:


不明原因腹痛、腹部外傷及腫瘤分期可通過腹腔鏡探查。急性腹痛難以確診時腹腔鏡可直觀檢查腹腔臟器;腹部外傷后判斷臟器損傷程度;惡性腫瘤術前評估轉移情況。診斷性腹腔鏡能減少不必要的開腹手術,準確率超過90%。


腹腔鏡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劇烈運動1個月。飲食應從流質逐步過渡到普食,多攝入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制品促進傷口愈合。術后早期下床活動預防腸粘連,定期復查血常規和腹部超聲。出現發熱、傷口滲液或持續腹痛應及時就醫,必要時行影像學檢查排除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