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鯰魚效應(yīng)是什么意思(鯰魚吃人是真的嗎)

5424

鯰魚是鯰形目下屬魚類的統(tǒng)稱,亦稱塘鲺、胡子魚、鯰巴郎等,廣泛分布于珠江、長江、淮河、黃河、黑龍江等水系中,常見種類有土鯰、大口鯰、塘鲺、埃及塘鲺、紅尾鯰等,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鯰魚效應(yīng)是什么意思吧!

一、意思論述

鯰魚效應(yīng)亦稱鰱魚效應(yīng)、鲇魚效應(yīng)等,意思是“引入外界的競爭者,往往能激活內(nèi)部的活力”,常用來比喻安于現(xiàn)狀的人需要用于激勵的“鯰魚”,從人才開發(fā)的角度上看“鯰魚效應(yīng)”是企業(yè)管理者激發(fā)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具體是指組織管理部門通過引進(jìn)優(yōu)秀人才來激活原有員工的活力。

二、形成過程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沙丁魚,活沙丁魚要比死沙丁魚貴得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jì)想辦法帶活沙丁魚回港,經(jīng)種種努力大部分沙丁魚還是會在中途窒息而死,后來有人在裝沙丁魚的魚桶里放了一條鯰魚,沙丁魚見了鯰魚便四處躲避,最終大部分沙丁魚都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

三、常見效應(yīng)

1、蝴蝶效應(yīng):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fēng),含義是“任何微小的初始變化,經(jīng)不斷放大都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影響”。

2、青蛙效應(yīng):假如把青蛙直接扔進(jìn)開水里,青蛙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而奮力躍出水面,從而獲得生存的機(jī)會,但把青蛙放在溫水里并逐漸加熱時青蛙會在舒適之中被燙死了。

3、羊群效應(yīng):羊群實(shí)際上是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常盲目的左沖右撞,一旦有一只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不遠(yuǎn)處有更好的草。

4、木桶效應(yīng):木桶效應(yīng)亦稱短板效應(yīng),指一只木桶能裝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每個人都應(yīng)該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并盡早補(bǔ)足它。

5、二八效應(yīng):二八效應(yīng)亦稱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則,指任何一組東西中重要的只占20%、80%都是次要的,例如約80%的財(cái)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卻只擁有20%的財(cái)富。

鯰魚是鯰形目下屬魚類的統(tǒng)稱,亦稱塘鲺、胡子鯰、鯰巴郎等,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最常見,肉食性,主要以小型魚類、蝦類、底棲軟體動物、水生昆蟲等為食,下面一起來看一看鯰魚吃人是不是真的吧!

一、魚種論述

鯰魚是鯰形目下屬魚類的統(tǒng)稱,全世界共有34個科、310個屬、約2316種,我國已知的有13科、32屬、132種,絕大多數(shù)種類都生活在淡水中,只有海鲇科和鰻鲇科分布在熱帶海域,在國內(nèi)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庫、沼澤等水體均有分布。

二、個體大小

鯰魚個體大小因種類不同而不同,例如土鯰最大個體可達(dá)2~3千克,大口鯰最大個體可達(dá)50千克,寄生鯰最大個體都不到10毫米,所有鯰魚中體型最大的是湄公河巨鯰,最大個體可達(dá)200~300千克,其次是六須鯰魚,最大個體可達(dá)200千克以上。

三、吃人傳聞

1、1988年,尼泊爾的一位十七歲的男孩在跳到水中游泳時被一個很大的東西拖入水中,此后該地又連續(xù)發(fā)生了好幾次水怪吃人事件,但尚無有力的證據(jù)表明是鯰魚干的。

2、2007年,尼泊爾一名十幾歲的少年在大卡利河中游泳時被一個神秘的水怪拖走,有目擊者稱這個神秘的水怪長得像一頭豬,但并不是一頭豬,更像是一頭豬的加長版。

四、巨型鯰魚

1、六須鯰魚:六須鯰魚是鯰科鯰屬淡水魚類,俗稱歐洲巨鯰、歐洲六須鯰、食人巨鯰等,廣泛分布于東歐、中亞等等,壽命可達(dá)80年,體長最大可達(dá)5米,體重可超過300公斤,2008年柏林有三人在河中游泳時被不明生物拖走,后來證實(shí)很有可能是被六須巨鯰吞食的。

2、湄公河鯰魚:湄公河鯰魚是芒(魚芒)科芒(魚芒)屬淡水魚類,學(xué)名巨無齒芒(魚芒),別稱湄公河巨鯰等,主要分布于湄公河流域,體長最大可達(dá)2.5~3米、體重可達(dá)200~300千克,2013年5月1日泰國漁民在湄公河流域捕獲了一條長2.7米、重298公斤的湄公河鯰魚。

綜上所述,鯰魚吃人目前尚無有力的證據(jù)能證實(shí),而且巨型鯰魚并不一定是肉食性動物,例如體重可達(dá)300公斤的湄公河鯰魚就是以水生植物和藻類等為食,但鯰魚肯定是吃動物尸體的,在印度恒河中就有大量靠尸體為生的鯰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