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側切傷口一般需要7-10天初步愈合,完全恢復通常需2-4周。恢復時間受傷口護理、個人體質、感染控制、營養補充和活動強度等因素影響。
1、傷口護理:
每日用溫水沖洗傷口2-3次,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如廁后從前向后擦拭,避免污染傷口。使用醫用碘伏消毒時需遵循醫囑,過度消毒可能延緩愈合。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滲液,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2、個人體質:
年輕產婦及無妊娠糖尿病的患者恢復較快。瘢痕體質者可能出現愈合延遲,需延長拆線時間。會陰組織彈性差或產程過長造成的嚴重撕裂,愈合周期可能延長至6周。
3、感染控制:
術后3天內體溫持續超過38℃可能提示感染。需遵醫囑使用頭孢類抗生素預防感染,禁止自行使用陰道沖洗劑。傷口出現化膿、跳痛或發熱需立即復查,嚴重感染可能需二次清創。
4、營養補充:
每日保證90克優質蛋白質攝入,優先選擇魚肉、雞胸肉等低脂食材。維生素C可促進膠原合成,建議通過獼猴桃、西蘭花等食物補充。貧血產婦需增加動物肝臟、紅瘦肉等富鐵食物。
5、活動強度:
術后24小時內需臥床休息,避免久坐壓迫傷口。一周內禁止提重物或深蹲動作,咳嗽時用手按壓傷口減少張力。兩周后可逐步恢復凱格爾運動,但需避免騎自行車等會陰受壓運動。
恢復期間建議采用側臥位哺乳減輕傷口壓力,使用環形坐墊分散會陰受力。每日進行10分鐘會陰冷敷可緩解腫脹疼痛,但需間隔2小時防止凍傷。飲食上多食用火龍果、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預防便秘,排便困難時可臨時使用開塞露。產后42天復查需重點評估傷口愈合情況,存在線頭反應或愈合不良需及時處理。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循產科醫生指導,避免影響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