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龍蝦怎么清洗和處理(小龍蝦頭部里的黃是什么)

5424

小龍蝦是備受人們青睞的美食,肉質晶瑩飽滿,口感緊實滑脆,味道醇厚濃郁,尤其是麻辣小龍蝦絕對能讓人饞出口水,但清洗小龍蝦是個麻煩的事情,若不洗干凈又不敢安心食用,下面來看一看小龍蝦怎么清洗和處理吧!

一、挑出死蝦

小龍蝦一定要選活蝦,死亡時間過長的小龍蝦絕對不能食用,原因是小龍蝦死亡后體內的細菌會大量繁殖并分解氨基酸產生組胺、類組胺等有毒物質,若繼續食用極易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因此清洗之前要將死亡過久的小龍蝦挑出來扔掉。

二、鹽水浸泡

小龍蝦對環境的適應性超強,不管是養殖小龍蝦還是野生小龍蝦體表和體內往往都附著有臟東西,將死蝦挑出后可用淡鹽水或食醋水浸泡2~3個小時,這樣不但能讓小龍蝦將體內的臟東西吐出來,亦可在一定程度上的殺滅小龍蝦體表的寄生蟲、細菌等。

三、刷洗蝦體

小龍蝦主要食用部位是腹部,事實上腹部也是小龍蝦最臟的地方,原因是小龍蝦腹部有很多褶皺,不但容易臟,而且不容易清洗,清洗小龍蝦的腹部時要用刷子、鋼絲球等工具反復刷洗,直至能看到青色的蝦肉,然后再用同樣的方法刷洗小龍蝦的胸部。

四、剪去蝦頭

小龍蝦的頭部不能食用,原因是小龍蝦的腮、肝臟、胃等器官都集中在頭部,這些器官很容易積聚病原菌、寄生蟲、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人食用后對健康極為不利,因此小龍蝦清洗干凈后要用剪刀剪掉頭部,具體操作是用剪刀按45度角將蝦頭剪掉即可。

五、去除蝦線

小龍蝦的蝦線不能食用,事實上蝦線就是小龍蝦的消化道,里面有小龍蝦尚未排泄的糞便,不處理掉會影響小龍蝦的口感,而且還影響胃口,因此一定要將蝦線清理干凈,去除蝦線的方法很簡單,抓住小龍蝦尾部中間位置左右擰動一下輕輕拖出來即可。

六、注意事項

1、小龍蝦的頭部不建議食用,原因是小龍蝦的頭部容易積聚病原菌、寄生蟲、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人食用后對健康可能不利。

2、小龍蝦的蝦黃不建議食用,原因是小龍蝦的蝦黃和肝臟等器官挨在一起,很容易積聚病原菌、寄生蟲、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3、小龍蝦的蝦線不建議食用,原因是小龍蝦的蝦線中可能有未排泄出來的糞便,不但會影響小龍蝦的口感,還影響人的胃口。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亦稱紅螯蝦、淡水小龍蝦等,形似蝦而甲殼堅硬,原產于北美洲,1929年經日本引入中國,現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養殖品種,下面來看一看小龍蝦頭部里的黃是什么吧!

一、蝦黃定義

小龍蝦頭部里的黃是蝦黃。蝦黃俗稱“紅頭仔”,位于小龍蝦的頭頸部,把小龍蝦的頭部剪掉便可看到,所謂蝦黃實際上是小龍蝦的肝臟、腺體、卵等的集合體,因此有蝦黃的小龍蝦一定是母蝦,但沒有蝦黃的不一定是公蝦,原因是沒有成熟的母蝦往往也沒有蝦黃。

二、食用論述

小龍蝦頭部里的黃不建議食用,原因有三,其一是小龍蝦的蝦黃和肝臟挨在一起很容易積聚病原菌、寄生蟲等有害物質,其二是小龍蝦的蝦黃中重金屬含量往往比較高,其三是小龍蝦的蝦黃中膽固醇含量非常高,一般不建議食用,這一點和螃蟹的蟹黃是截然不同的。

三、可食部位

1、蝦鉗:小龍蝦的蝦鉗比較小,里面的肉往往不多,吃小龍蝦時蝦鉗一般都直接扔掉了,但若蝦鉗比較大時也值得一吃,事實上蝦鉗里的肉非常緊實、鮮嫩。

2、胸部:小龍蝦胸部的肌肉是可食用的,但小龍蝦胸部的肉比較少,肉質也比較松散,取小龍蝦胸部的肉往往費時費力,因此吃小龍蝦時胸部一般都扔掉了。

3、尾部:小龍蝦尾部是主要食用部位,一只小龍蝦絕大部分肉都集中在了尾部,加之小龍蝦尾部的肉質非常緊實、鮮嫩,因此很多人吃小龍蝦時都只吃尾部。

四、禁食部位

1、蝦頭:小龍蝦的頭部不能食用,原因是小龍蝦的腮、肝臟、胃等器官都集中在頭部,極易積存細菌、寄生蟲、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人食用后對健康極為不利。

2、蝦黃:蝦黃是指小龍蝦頭部里面的黃色物質,實際上是小龍蝦的肝臟、腺體、卵等的集合體,極易積存細菌、寄生蟲、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一般不建議食用。

3、蝦線:蝦線是小龍蝦的消化道,里面有小龍蝦未排泄出來的廢物(糞便),不但影響小龍蝦的口感,還影響人吃小龍蝦的胃口,食用時一定要將蝦線清理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