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炎可能導致睡覺呼吸困難。鼻咽炎引發呼吸困難的機制主要有炎癥腫脹阻塞氣道、分泌物增多引發窒息感、扁桃體肥大壓迫呼吸道、過敏反應加重狹窄、長期慢性炎癥導致結構改變。
1、炎癥腫脹:
急性鼻咽炎發作時,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腫可占據氣道空間。當仰臥位睡眠時,重力作用使腫脹組織后墜,可能阻塞后鼻孔與咽腔交界處,出現類似打鼾的呼吸費力癥狀。這種情況在過敏性鼻咽炎患者中尤為明顯,需使用抗組胺藥物緩解黏膜水腫。
2、分泌物潴留:
炎癥刺激使鼻咽部腺體分泌亢進,夜間平臥時黏液易積聚在喉咽部。當分泌物量超過吞咽清除能力時,可能引發反射性呼吸暫停或嗆咳覺醒。兒童因咳嗽反射較弱更易出現這種情況,建議睡前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
3、扁桃體肥大:
反復發作的鼻咽炎常伴隨腭扁桃體增生。肥大的扁桃體在睡眠時肌肉松弛狀態下,可能完全堵塞咽峽部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這類患者需進行多導睡眠監測評估缺氧程度,重度者需考慮扁桃體切除術。
4、過敏反應:
過敏性鼻咽炎患者在接觸塵螨等過敏原后,鼻咽部黏膜發生速發型超敏反應。組胺釋放引發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喉頭黏膜快速水腫,這種情況可能突發夜間喉梗阻,需立即使用糖皮質激素緩解癥狀。
5、結構改變:
慢性鼻咽炎持續3個月以上可能引起腺樣體病理性增生。增生的腺樣體不僅機械性阻塞后鼻孔,還會改變面部骨骼發育形成腺樣體面容,這種不可逆改變將永久性影響通氣功能,兒童患者需在6歲前干預。
建議鼻咽炎患者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使用加濕器維持50%濕度。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可練習腹式呼吸增強通氣效率。合并打鼾或晨起頭痛者應進行睡眠呼吸監測,確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需持續正壓通氣治療。花粉季節外出建議佩戴鼻腔過濾器,定期清洗空調濾網減少塵螨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