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腸胃炎和胃潰瘍的區別是什么(腸胃炎嚴重還是胃潰瘍嚴重)

5424

腸胃炎與胃潰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發病機制、癥狀特征及治療方式三個方面。腸胃炎主要由病原體感染或飲食刺激引發胃黏膜急性炎癥,胃潰瘍則是胃酸侵蝕導致的慢性黏膜缺損。兩者在臨床表現上存在交叉但各有側重,腸胃炎以突發性上腹絞痛伴嘔吐腹瀉為主,胃潰瘍則表現為規律性餐后疼痛伴黑便。


1、病因差異:


腸胃炎多由病毒(如諾如病毒)、細菌(如沙門氏菌)感染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引起,屬于自限性疾病。胃潰瘍主要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胃酸分泌異常相關,存在黏膜防御機制破壞。


2、癥狀特點:


腸胃炎發作急驟,12-24小時內出現惡心嘔吐、水樣腹瀉及臍周陣痛,可能伴有低熱。胃潰瘍疼痛具有節律性,多發生于餐后1小時,疼痛部位固定于劍突下,可伴隨嘔血或柏油樣便。


3、病程進展:


腸胃炎癥狀通常在3-5日內自行緩解,嚴重脫水需補液治療。胃潰瘍呈慢性反復發作,未經規范治療可能引發穿孔或出血,部分病例存在癌變風險。


4、診斷方法:


腸胃炎主要依據病史和糞便檢測確診,胃潰瘍需通過胃鏡檢查觀察黏膜缺損深度,配合幽門螺桿菌呼氣試驗或病理活檢明確診斷。


5、治療原則:


腸胃炎以止瀉補液為主,可選用蒙脫石散等黏膜保護劑。胃潰瘍需規范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聯合抗生素根除幽門螺桿菌,出血病例需內鏡下止血。


日常需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冷食物,胃潰瘍患者應戒煙限酒并規律進食。腸胃炎恢復期建議飲用米湯等流質,胃潰瘍患者可適量攝入南瓜、卷心菜等富含維生素U的食物。長期上腹痛或體重下降者需及時進行胃鏡檢查,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保持情緒穩定有助于減少胃酸分泌異常,兩類疾病均需避免過度勞累及精神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