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是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亦稱團魚、水魚、王八等,全世界共有7屬約23種,我國有5屬6種,全國各地的溪流、江河、湖庫等水體都有分布,人工養殖的甲魚主要是中華鱉,下面來看一看甲魚養殖技術及注意事項吧!
一、生活習性
甲魚是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最適生存水溫25~30℃,水溫低于15℃時停止攝食并潛入淤泥中冬眠,翌年水溫上升到15℃時才逐漸恢復攝食,喜棲息在水質清澈的靜水或緩流水中,偏肉食性,主要水生昆蟲、底棲軟體動物、魚類、甲殼類、動物尸體等為食,亦攝食嫩葉、果實等。
二、魚塘建設
甲魚有“喜潔怕臟、喜陽怕風、喜靜怕驚”的特性,養殖甲魚要在排灌水方便、背風向陽且周圍環境安靜的地方修建魚塘,魚塘大小視養殖規模而定,塘內要用石塊和水泥砌成一個斜坡,塘底和塘邊要鋪一層細沙,四周要修圍墻或用鐵絲網圍起來以防甲魚逃逸。
三、種苗投放
甲魚種苗一定要到正規養殖場購買,買回來后要分級暫養半個月,等甲魚苗完全適應環境后再投入魚塘,放養前10天每畝撒生石灰60~70千克,2~3天后加水至0.3厘米深,一周后將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放養密度應根據魚塘大小、養殖模式等因素而定,一般每畝可投放甲魚苗100~150千克。
四、飼料投喂
甲魚是雜食偏肉食性動物,但尤喜食動物性飼料,其中幼苗階段可投喂蚯蚓、蛆蟲、粉碎后的禽畜內臟及下腳料等,成魚階段可投喂死魚蝦、螺蚌肉、禽畜內臟及下腳料等,亦可適量搭配些蔬菜、水果、五谷雜糧等植物性飼料,投喂時要遵循“定質、定點、定時、定量”四個原則,每天投喂3次,早中晚各一次。
五、水質管理
甲魚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放養初期水位保持在0.8~1.0米,之后隨個體增長逐步加深水位,春、秋季每半月加注1次新水,夏季每周加注1次新水,氣溫偏高的夏季和初秋要適當提高水位,每月每立方米用15~20克生石灰或2克漂白粉全池潑灑,遇到高溫天氣和悶熱天氣要開增氧機。
六、病害防治
1、水霉病:甲魚四肢、頸部、尾部等出現水霉,生長緩慢,發病后可用魚康寧或用萬分之四小蘇打和萬分之四食鹽合劑全池潑酒。
2、脖腫病:甲魚的脖頸部明顯腫大,□鼻出血,腹甲部呈現貧血狀,發病時可以用“富氯”消毒池水,然后再用“鱉健康”治療。
5、出血病:甲魚腹甲出現血斑,腸道和呼吸器官出血,腎臟、肝臟出現病變,迅速隔離病魚并用“鱉健康”、磺胺或抗生素治療。
6、腐皮病:甲魚的皮膚組織出現潰爛,發病時迅速隔離病魚并用100微升磺胺類藥物溶液浸洗2~5分鐘,每天2次,7天為一療程。
七、注意事項
1、甲魚養殖要堅持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巡塘時要注意觀察甲魚的活動情況和水色變化,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2、甲魚養殖要預防病害,及時清洗飼料臺,定期做好飼料臺及工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消毒確保水質,定期投喂藥物預防疾病。
3、甲魚養殖要防害防逃,尤其是幼苗階段水鳥等敵害喜在魚塘周圍捕食甲魚,進水口、排水口等處要經常檢查以防甲魚逃逸。
甲魚是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學名鱉,俗稱團魚、水魚、王八等,全世界共有7屬約23種,我國有5屬6種,全國各地的溪流、江河、湖庫等水體都有分布,常見的有中華鱉、山瑞鱉、黿等,下面來看一看甲魚的營養價值及禁忌人群吧!
一、物種論述
甲魚是常見的兩棲爬行動物,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鱉科水生爬行動物的統稱,學名鱉,亦稱團魚、水魚、王八等,全世界共有7屬約23種,我國約有20種,常見的有中華鱉、山瑞鱉、黿等,尤以中華鱉最常見。
二、營養價值
甲魚肉有雞、鹿、牛、羊、豬五種肉的味道,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譽,根據營養學研究表明每100克甲魚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7.8克、脂肪4.3克、碳水化合物2.1克,尚含豐富的膽固醇、維生素A、維生素E及鉀、鈉、鈣、鐵、磷、鋅、硒等礦物質,經常食用有增強體質、凈化血液、補腎壯陽等功效。
三、食用功效
1、增強體質:甲魚肉富含動物膠、角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經常食用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并能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
2、凈化血液:甲魚肉中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等能凈化血液,經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特別適合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食用。
3、補腎壯陽:甲魚肉富含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女性食用能滋陰,男性食用能壯陽。
4、抗癌抑癌:甲魚肉能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并可用于防治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癥。
四、禁忌人群
1、肝炎患者:甲魚肉中富含蛋白質,肝炎患者食用不但難以消化和吸收,同時還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肝昏迷。
2、孕婦:甲魚肉雖然有滋陰補腎的功效,但性質偏寒且有通絡散瘀的作用,孕婦吃甲魚肉對胎兒不利,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流產。
3、脾胃虛弱者:甲魚肉中富含蛋白質且性質偏寒,脾胃虛弱的人群不宜食用,尤其是膽囊炎、腸胃炎、胃潰瘍等更不建議吃甲魚。
4、幼兒:甲魚肉是傳統的滋補食品,但幼兒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善,食用甲魚容易加重胃腸消化負擔,嚴重時甚至可引起消化不良。
五、注意事項
1、甲魚是鱉科軟殼水生龜的統稱,其中黿、斑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山瑞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自捕撈、販賣是違法行為。
2、甲魚死亡時間過長不能再食用,原因是甲魚死亡后會產生組胺、類組胺等有毒物質,繼續食用極易引起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
3、甲魚自古就是傳統的滋補食品,但過量食用甲魚對健康反而有害無益,原因是甲魚肉中含有大量不利于人體消化、吸收的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