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是常見的淡水魚類,俗稱青鯇、烏青、烏混等,因喜食螺螄亦稱螺螄青、螺螄混,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見個體10~20千克,最大個體可達100千克以上,下面來看一看青魚為什么叫死人魚吧!
一、魚種論述
青魚是常見的淡水魚類,別稱青鯇、烏青、黑混等,因體色多呈青灰色而得名,又因喜食螺螄也稱螺螄青、螺螄混,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青魚屬唯一的物種,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與草魚、鰱魚、鳙魚并稱“四大家魚”。
二、名稱來由
青魚是鯉科、青魚屬唯一的物種,在有些地方也被稱作死人魚、索命魚,原因主要有二,其一,青魚不管是個體還是力氣都非常大,常將釣魚人拖入水中甚至淹死,其二,古時候老百姓喜歡到河里撿魚,尤其是漲水時窮苦人為了撿青魚常溺水而亡,久而久之青魚就變成了索命的死人魚。
三、個體大小
青魚是常見的大型淡水魚類,普通個體一般在10~20千克,最大個體可達100千克以上,人工養殖條件下1齡體重可達1千克,2~3齡體重可達3~5千克,4~5齡體重可達7~10千克,目前青魚的最大記錄是114千克,2005年7月13日捕獲于南京市六合區金牛湖,體長1.76米,體重114公斤。
四、生活習性
1、底棲性:青魚是底棲性魚類,一般情況下都在水體底層游動、覓食、棲息,但氣溫較高時青魚也會到中下層或中上層游動、覓食。
2、肉食性:青魚是肉食性魚類,主要以螺螄、蚌、蜆、蛤等軟體動物為食,尤其喜食螺螄肉,偶爾也捕食蝦類、水生昆蟲及幼蟲等。
3、變溫性:青魚是變溫性魚類,最適生存溫度25~32℃,攝食臨界溫度7~40℃,水溫高于7℃低于40℃時都能保持一定的進食欲望。
4、洄游性:青魚是洄游性魚類,一般在湖庫等大型水域中育肥,秋末冬初游會到江河的中下游越冬,翌年春季再溯江至中上游產卵。
青魚是我國“四大家魚(草魚、青魚、鰱魚、鳙魚)”之一,別稱青鯇、烏青、黑混等,又因喜食螺螄也稱螺螄青、螺螄混,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鯉科、青魚屬唯一的物種,下面來看一看青魚頭為什么不能吃吧!
一、魚種定義
青魚是常見的淡水魚類,別稱青鯇、烏青、黑混等,因體色多呈青灰色而得名,又因喜食螺螄也稱螺螄青、螺螄混,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青魚屬唯一的物種,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各地普遍都有分布,與草魚、鰱魚、鳙魚并稱“四大家魚”。
二、食用論述
青魚頭完全可以食用。青魚是常見的食用型魚類,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事實上青魚頭是完全可以食用的,但青魚的頭部聚集著大量的血管,在被污染的環境中長大的青魚頭部可能積存鉛、汞等重金屬,人食用后可能因重金屬堆積而損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造血系統等。
三、產地分布
青魚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等地的淡水中,例如中國、俄羅斯、美國、越南、日本、泰國、哈薩克斯坦等地都有分布,我國除青藏高原以外長江、珠江、黃河、淮河、黑龍江、閩江等各大水系均有分布,尤以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分布最集中,長江以北各淡水中分布相對較少。
四、營養價值
1、增強體質:青魚肉能增強體質,得益于青魚肉中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在人體內可分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又是合成抗體最基礎的物質。
2、健腦益智:青魚肉能健腦益智,得益于青魚肉中富含DHA,DHA是大腦所必需的營養物質之一,對提高記憶力和增強思考能力十分重要。
3、美容養顏:青魚肉能美容養顏,得益于青魚肉中富含的維生素、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物質能使皮膚變得越來越光滑、細嫩、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