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就說了,我每天也跟寶寶互動,也逗引她,就是很難逗笑怎么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逗引寶寶才會開心呢?不過玩耍歸玩耍,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逗引寶寶的正確打開方式你知道嗎?這幾種行為家長切記不要做哦!
逗引寶寶的正確打開方式你知道嗎?
1.躲貓貓
大人在寶寶面前用雙手遮住自己的臉,然后突然把手拿開,并發出“喵--”的一聲,寶寶會很驚奇,接著便會發出笑聲。
2.做鬼臉
盡可能的給寶寶做可愛、有趣的鬼臉,寶寶看見爸爸媽媽做的鬼臉后,就會開懷大笑了。要是能加上各種有趣的動作,效果就更好了。
3.怪腔調
說話時故意拿腔拿調,動作夸張,表情豐富,會讓寶寶一直盯著你看,說不定就會露出一個小笑臉。媽媽彈舌頭發聲,爸爸吹口哨或打響指等聲音都會讓寶寶很喜歡。
4.斗牛士
和寶寶頭對頭,輕輕地頂來頂去,然后嘴里說:哞哞....。。假裝是兩頭牛在打架,寶寶會覺得很有趣。
5.騎大馬
坐在沙發上,讓寶寶坐在自己大腿上玩騎大馬的游戲。上上下下的小顛簸會讓寶寶笑出聲。
6.抓手帕
用手帕或者毛巾舉到寶寶觸手可及的地方來回搖晃,吸引寶寶來抓,就要抓到時媽媽趕快抽離。如果一旦寶寶抓住了,就會“咯咯咯”地笑出聲。
這幾種行為家長切記不要做哦!
1.搖晃/轉圈
這種行為多見于爸爸,爸爸個子比較高,有力氣,偶然間發現寶寶喜歡這樣的動作,就經常跟寶寶這樣互動。
雖說輕微的搖晃對嬰兒腦部神經發育有益,但搖晃過于劇烈,寶寶的大腦、頸部就會受到傷害!尤其是還不足6個月的小嬰兒,受傷較輕的會導致顱腦損傷,重者甚至威脅到生命。這類新聞在網上比比皆是,并非危言聳聽,希望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2.拔蘿卜
因為有這樣一首兒歌,爸爸媽媽為了生動表現出來,經常會把寶寶的脖子或者胳膊當成蘿卜來拔。雖說親子間的互動我們是很提倡的,但是這樣的行為稍微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頸椎的損傷以及胳膊脫臼。
3.捏臉蛋
看到寶寶肉嘟嘟的臉蛋,很多人都忍不住想摸一摸,捏一捏,表示自己對寶寶的喜歡。但是,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而且存在很大的傷害,因為你捏寶寶的力度不好把握,如果力度太大,寶寶的口腔受到擠壓,就會導致口腔疾病,或者頻繁流口水。
4.捏鼻子
有些家長逗寶寶的時候,會使勁捏著寶寶的鼻子,看寶寶會不會用嘴巴呼氣,或者看寶寶有什么反應。這是非常錯誤無的做法,寶寶鼻粘膜很脆弱,很容易被捏后出現受損,導致病毒入侵。
3、持續逗笑
不管是用撓癢癢的方式,還是其它特別方式,都寶寶笑也要有度,如果寶寶長時間笑個不停,很容易引起缺氧,嚴重的還可能窒息。另外,就是寶寶笑的時候,容易導致食物進入氣管,這個后果大家也是知道的,所以一定要有度。
總之,無論哪種逗引方式,一定要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希望小編今天這篇逗引寶寶的正確打開方式你知道嗎?這幾種行為家長切記不要做哦!可以給新手爸爸媽媽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