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年性皮膚瘙癢如何預防 (了解老年性皮膚瘙癢的四個預防方法)

5424

老年性皮膚瘙癢可通過保持皮膚濕潤、避免過度清潔、選擇寬松衣物、控制洗澡水溫、補充營養(yǎng)等方式預防。老年性皮膚瘙癢通常與皮膚干燥、外界刺激、慢性疾病、神經功能退化、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有關1、保持皮膚濕潤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屏障功能下降,容易因干燥引發(fā)瘙癢。建議每日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濕霜,尤其在洗澡后3分鐘內涂抹效果最佳。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50%左右,冬季可使用加濕器。避免使用含酒精的護膚品,這類產品會加速水分蒸發(fā)。

2、避免過度清潔

頻繁洗澡會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性油脂膜。老年人每周洗澡2-3次即可,選擇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沐浴露。避免用力搓洗皮膚,清潔時重點清洗腋下、腹股溝等部位即可。夏季出汗較多時,可用溫水毛巾局部擦拭代替全身沖洗。

3、選擇寬松衣物

化纖材質衣物易產生靜電并刺激皮膚,建議選擇純棉、真絲等透氣性好的天然面料。新衣物穿著前應先洗滌,去除加工過程中的化學殘留。冬季穿衣遵循分層原則,內層穿吸濕排汗的輕薄衣物,避免羊毛直接接觸皮膚引發(fā)刺癢感。

4、控制洗澡水溫

過熱的水會溶解皮膚表面油脂,建議洗澡水溫不超過38攝氏度。淋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盆浴不超過15分鐘。沐浴后輕輕拍干皮膚而非用力擦拭,在皮膚微潮時立即涂抹保濕劑。合并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需特別注意足部護理,防止燙傷。

5、補充營養(yǎng)

維生素A、維生素E和歐米伽3脂肪酸對維持皮膚健康尤為重要。可適量增加深海魚、堅果、深色蔬菜的攝入。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皮膚修復,建議每日保證每公斤體重1-1.2克優(yōu)質蛋白。合并慢性腎病者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蛋白質攝入量。

老年性皮膚瘙癢預防需建立長期護理習慣。除上述措施外,應避免搔抓皮膚,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清潔。室內避免鋪設地毯等易積塵物品,定期晾曬被褥。合并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系統(tǒng)性疾病時,需積極控制原發(fā)病。瘙癢持續(xù)加重或伴隨皮疹、滲出等癥狀時,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排查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疾病。冬季可適當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外出時做好防風保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