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蕁麻疹反復發作可通過回避過敏原、皮膚護理、口服藥物、中醫調理、環境控制等方式治療。蕁麻疹通常由食物過敏、感染因素、物理刺激、免疫異常、遺傳傾向等原因引起。1、回避過敏原
記錄飲食日記排查牛奶、雞蛋、海鮮等常見致敏食物,避免接觸花粉、塵螨等環境過敏原。家長需注意新添加輔食后觀察皮膚反應,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反復發作期間建議選擇低敏配方奶粉,暫停食用芒果、堅果等高致敏風險食物。
2、皮膚護理
使用溫水清潔避免搔抓,選擇無香料兒童專用保濕霜緩解瘙癢。夜間可給寶寶佩戴純棉手套防止抓傷,衣物應選用透氣純棉材質。洗澡水溫控制在37攝氏度以下,時間不超過10分鐘,沐浴后3分鐘內涂抹保濕劑鎖住水分。
3、口服藥物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等二代抗組胺藥,嚴重發作時可短期配合孟魯司特鈉顆粒。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類藥物,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嗜睡等不良反應。慢性蕁麻疹可能需要延長用藥周期,家長需遵醫囑調整劑量。
4、中醫調理
中醫認為小兒蕁麻疹多與脾虛濕蘊有關,可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消風散、玉屏風散等方劑。配合耳穴貼壓、小兒推拿等外治法調節體質,避免長期使用苦寒類中藥損傷脾胃。食療可選用山藥、薏苡仁等健脾祛濕食材。
5、環境控制
保持室內濕度50%左右,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和床上用品。避免溫差過大刺激,冬季外出做好防風保暖。寵物毛發可能加重癥狀,發作期建議暫時隔離。臥室使用防螨床墊和枕套,減少毛絨玩具擺放。
家長應建立完整的癥狀發作記錄,包括時間、誘因、持續時間等信息,就診時提供給醫生參考。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出汗后需及時擦干。急性發作期可冷敷患處緩解瘙癢,避免使用酒精或刺激性洗劑。若伴隨呼吸困難、眼瞼腫脹等嚴重癥狀,須立即就醫處理。通過長期規范管理和個體化治療方案,多數兒童蕁麻疹隨年齡增長會逐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