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
嬰兒跌下床后需觀察有無嘔吐、嗜睡、哭鬧異常等表現,可能提示內傷。頭部外傷、顱內出血、骨折、內臟損傷、軟組織挫傷是常見風險,建議立即就醫排查。
1、頭部外傷
頭部撞擊后可能出現頭皮血腫或顱骨骨折。若發現嬰兒頭部有凹陷、異常隆起或持續滲血,需警惕顱骨損傷。伴隨噴射性嘔吐或瞳孔不等大時,可能存在顱內壓增高。
2、顱內出血
硬膜下血腫或蛛網膜下腔出血早期可能僅表現為煩躁不安。進行性加重的嗜睡、抽搐、肢體活動不對稱是危險信號。前囟門膨出提示顱內壓急劇升高。
3、骨折
四肢或鎖骨骨折會出現局部腫脹和異常姿勢。觸碰患處時嬰兒哭鬧加劇,可能出現假性癱瘓。肋骨骨折可能導致呼吸淺快,但嬰幼兒胸廓柔韌性較好,癥狀可能不典型。
4、內臟損傷
腹部受到撞擊后可能出現肝脾破裂。表現為面色蒼白、腹部膨隆、拒食和血便。遲發性休克可能在傷后數小時出現,需監測血壓和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
5、軟組織挫傷
皮下淤青或肌肉拉傷通常48小時內逐漸顯現。需檢查脊柱和頸部是否有壓痛,墜落時可能發生揮鞭樣損傷。持續哭鬧可能提示未被發現的軟組織損傷。
嬰兒墜床后24小時內需保持密切觀察,避免劇烈搖晃或移動患兒。可每2小時喚醒檢查意識狀態,記錄飲食和排泄情況。出現任何異常表現應立即前往兒科急診,必要時進行CT或超聲檢查。日常應使用床欄等防護措施,跌落高度超過90厘米或撞擊堅硬物體時風險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