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發熱可通過物理降溫、補充水分、調整飲食、藥物治療和及時就醫等方式退熱。發熱可能與感冒、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胃腸炎、妊娠期并發癥等因素有關。1、物理降溫
使用溫水擦拭額頭、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分布區域有助于散熱。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膚或引起寒戰。保持室內通風,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考慮溫水坐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物理降溫期間需每半小時復測體溫。
2、補充水分
發熱會導致體液流失加快,建議每小時飲用200毫升溫水。可適量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預防電解質紊亂。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飲料。觀察尿液顏色,保持淡黃色為宜。合并嘔吐時需小口頻服,每次飲用量不超過50毫升。
3、調整飲食
選擇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湯、藕粉、蒸蛋等。適量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新鮮水果。避免油膩、辛辣及高糖食物。少食多餐,每日進食5-6次。發熱期間蛋白質攝入量可增至每日每公斤體重1.5克。
4、藥物治療
體溫持續超過38.5攝氏度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是妊娠期相對安全的退熱藥物,布洛芬在妊娠晚期禁用。禁止自行服用中成藥或抗生素。用藥后需監測胎動變化,出現異常應立即停藥就醫。
5、及時就醫
發熱伴寒戰、頭痛、皮疹或胎動異常需立即就診。妊娠期發熱超過24小時應進行血常規和尿常規檢查。特殊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胎心監護和B超檢查。明確感染源后需在產科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
孕婦發熱期間需保持每日睡眠8-10小時,避免過度勞累。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50%-60%,室溫控制在24-26攝氏度。每日監測體溫4-6次并做好記錄。退熱后仍需觀察3天,注意有無反復發熱或其他不適癥狀。保持外陰清潔,預防泌尿系統感染。適當進行室內散步等輕度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如出現陰道流血、腹痛或胎動明顯減少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