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判斷小孩脫臼還是扭到了(小孩手脫臼怎么判斷)

5424

兒童關節損傷可通過癥狀特點、活動受限程度、局部體征、疼痛性質和就醫檢查五種方式區分脫臼與扭傷。


1、癥狀特點:


脫臼表現為關節明顯變形或異常突起,患肢可能呈現強迫體位。扭傷關節外觀通常無畸形,可能出現皮下淤青或腫脹。脫臼時關節囊破裂導致骨端移位,而扭傷僅傷及韌帶或軟組織。


2、活動受限:


脫臼后關節完全喪失主動活動能力,被動活動時伴有劇痛。扭傷關節可進行有限度活動,疼痛程度與損傷程度相關。嬰幼兒表現為拒絕使用患肢需高度警惕脫臼。


3、局部體征:


脫臼關節處可觸及明顯骨性標志移位,橈骨小頭脫位時肘窩有空虛感。扭傷局部有壓痛但骨性結構正常,踝關節扭傷常見距腓前韌帶壓痛。


4、疼痛特征:


脫臼疼痛劇烈且持續,任何輕微移動都會加重。扭傷疼痛在靜止時減輕,活動時加劇,部分患兒仍能負重行走。


5、影像學檢查:


X線檢查是確診金標準,脫臼可見關節面失去正常對應關系。超聲檢查對嬰幼兒橈骨小頭半脫位有診斷價值,MRI可評估韌帶損傷程度。


發現關節損傷后應立即停止活動,采用三角巾臨時固定患肢。24小時內每2-3小時冰敷15分鐘,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避免熱敷或揉搓患處,脫臼需由專業醫生進行手法復位。恢復期可進行關節穩定性訓練,如用彈力帶進行踝泵運動,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甜椒等食物促進結締組織修復。定期復查確保關節功能完全恢復,學齡前兒童建議選擇低沖擊運動如游泳鍛煉關節協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