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嚴重時可能出現血管性水腫、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等癥狀。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局限性水腫反應,嚴重者可累及全身多個系統。
1.血管性水腫
血管性水腫多發生于眼瞼、口唇等疏松組織部位,表現為突發性非凹陷性腫脹,邊界不清,可能伴隨灼熱感或輕微疼痛。該癥狀與組胺釋放導致深層皮膚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關,持續時間為1-3天。急性發作時可遵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注射液等藥物控制炎癥反應,同時需監測呼吸狀況。
2.喉頭水腫
喉頭水腫為危急癥狀,表現為聲音嘶啞、吸氣性喘鳴及呼吸困難,嚴重時導致窒息。這與肥大細胞脫顆粒引發上呼吸道黏膜水腫相關,需立即肌注腎上腺素注射液,并配合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減輕氣道梗阻。患者出現犬吠樣咳嗽或三凹征時應即刻就醫。
3.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屬于全身性過敏反應,表現為血壓驟降、意識模糊、脈搏細速等循環衰竭癥狀,常由IgE介導的速發型超敏反應引發。急救需平臥抬高下肢,立即皮下注射腎上腺素注射液,靜脈輸注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并建立氣道支持。該情況病死率較高,須在黃金搶救期內干預。
4.消化道癥狀
嚴重蕁麻疹可能引發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功能紊亂,與消化道黏膜水腫及平滑肌收縮有關。可遵醫囑口服西替利嗪滴劑緩解過敏反應,配合蒙脫石散保護腸黏膜。持續嘔吐導致脫水時需靜脈補液糾正電解質失衡。
5.全身癥狀
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熱寒戰、關節疼痛等全身炎癥反應,提示組胺及炎性介質大量釋放。這種情況需聯合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和非甾體抗炎藥,同時監測肝腎功能。伴隨心動過速或低血壓時可能需入住ICU進行生命支持治療。
蕁麻疹患者日常應避免搔抓皮膚,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記錄飲食日記排查過敏原,常見致敏食物包括海鮮、堅果等。急性發作期可冷敷患處減輕瘙癢,環境溫度建議維持在22-26℃。建議隨身攜帶氯雷他定片等抗組胺藥物,出現胸悶、吞咽困難等預警癥狀時須立即急診處理。慢性蕁麻疹患者需定期復查血清IgE水平,必要時進行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