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整理高齡絕經生子的案例(絕經懷孕的2個必要條件)

5424

絕經伴隨卵巢早衰,子宮內膜萎縮,醫學上通常認為絕經后是不可能自然受孕。從懷孕的條件來講,卵泡質量、宮腔環境是懷孕的前提,隨著醫學的進步,近年來國內外發布了相當多的超高齡生育案例,那么51歲絕經后還能懷上孩子嗎,一起來看看。

整理高齡絕經生子的案例

為給更多絕經的姐妹建立生育的信心,我們整理了經典的絕經生育臨床案例,分享她的備孕、懷孕的完整心路歷程。故事主人公名叫Tess Morten,47歲絕經5年,自2003年婚后開始備孕,長達7年未孕,前后做了3次試管嬰兒,累計話費超20000英鎊,均以失敗告終,更不幸的是在2010年Tess Morten絕經。

夫妻倆向現實妥協,已經決定領養3個孩子,期間Tess開始嘗試HRT(hormonereplacementtherapy,HRT)療法,用以補充激素來治療激素分泌減退,而后進行的婦科檢查中意外發現激素水平恢復明顯,宮腔環境已符合妊娠的臨床標準,在醫生建議上迅速安排進入試管嬰兒周期。

同時,基于Tess的生理條件自卵可能性較小,醫生建議考慮供卵試管嬰兒,以確保最終生育目標的達成。Tess采納了醫生的建議,并委托第三方落實供卵服務而后順利進周。3個月后,經過醫生的努力,Tess最終成功懷孕。

“我哭了,我從來沒想過這事兒會發生,我已經絕經了,我明明不可能懷孕的。”現在回憶起來,Tess依然難掩激動…2017年1月,等待了14年后,這對夫妻終于迎來自己的女兒,Molly。小姑娘出生體重近7斤,非常的健康…如今,小Molly已經2歲大了。

絕經懷孕的2個必要條件

對于絕經后女性有強烈的生育意愿,可通過輔助生殖的方法懷孕,通常醫生并不會建議高齡女性生育,其妊娠風險較高,或出現胎停流產,甚至危及媽媽的生命。如果有考慮生育,則需要加強宮腔環境的改善、卵巢功能的恢復,且雌激素水平符合妊娠標準后方可進入試管嬰兒周期。

1、宮腔環境符合妊娠標準

所謂的宮腔即子宮的空間,也叫做子宮,往往醫學上說的宮腔環境其實就是子宮環境,主要是排除可能影響懷孕的因素,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等。想要改善子宮環境,那么就需要針對性治療,比如說子宮內膜太薄,首先會進行宮腔鏡檢查在排除宮腔粘連后,可能會用到劑量較大的雌激素來刺激子宮內膜的生長,或用藥物來增加子宮內膜的血流,從而改善女性子宮內膜薄的情況。

2、卵巢功能達到取卵條件

卵巢功能衰退不可逆,通常用抗苗勒管激素(AMH)來判斷女性的卵巢儲備功能,正常血清值抗苗勒管激素為2-6.8ng/ml,血清AMH值4-6.8ng/ml,生育力最佳,血清AMH值2.2-4ng/ml,生育力較滿意。但不同年齡階段參考值有所不同,一般來說,18-29歲AMH的參考值為2.0-2.5ng/ml。29-37歲約為2.0ng/ml左右,大于37歲會更低,絕經后將檢測不到AMH。

另外,促卵泡激素(FSH)也是卵巢功能的參考指標之一,FSH<8(IU/L)則代表卵子庫存量正常,FSH>10(IU/L)則代表卵子庫存量衰退。對于絕經的女性來說,若通過調理的方式無法恢復卵巢功能,則建議直接選擇供卵試管,以保障最終的妊娠結局,避免等待周期過長而錯過最后的生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