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網】五糧液進入“曾叢欽時代”的第一份年度財報,來了。
4月28日,五糧液發布了2022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39.69億元,同比增長11.7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6.91億元,同比增長14.17%。
仍在增長狀態的財務數據,意味著五糧液在曾叢欽執掌下仍然保持著向前發展的節奏。
然而,與第一梯隊的白酒同行橫向對比來看,五糧液未嘗沒有壓力:不管是洋河股份、瀘州老窖還是山西汾酒,2022年的業績增速都優于五糧液,如果說這幾家白酒企業較快的業績增速在于規模小于五糧液,五糧液基數大因此不具備優勢。但業績規模大于五糧液的貴州茅臺增速仍然大于五糧液,則是五糧液難以回避的尷尬問題。
如今,五糧液在嘗試跨界切入新能源等新領域。那么,在曾叢欽領導下,五糧液能找到發展的新引擎嗎?
01.增長逐步放緩
縱向對比自身多年的業績來看,五糧液其實一直處在穩定增長的軌道上。
五糧液歷年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持續7年時間,其營收、利潤一直保持著雙位數的增長。
不過,五糧液的增長已現頹勢。2018年以來5年時間里,五糧液營收增速從32.61%降到了11.7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從38.36%降到了14.17%。
與2021年營收15.51%、利潤17.15%的增速相比,五糧液2022年的增速也遜色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五糧液,還曾遭遇“經銷商信心不足”的質疑,原因則在于其合同負債和現金流都曾出現大幅下跌。
2022年上半年,五糧液合同負債從上年同期的63.28億元降低到了18.76億元,跌幅高達70.35%。
何謂合同負債?即企業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移商品或服務的義務列示為合同負債。
白酒行業內企業一般采取“先款后貨”的銷售模式,經銷商向白酒企業打款后,在產品尚未交付的情況下,這部分金額計入合同負債。在白酒企業將產品交付完成后,合同負債才會確認為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一個企業合同負債的多寡可以反映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收入。
2022年上半年,五糧液現金流同樣遭遇大幅下跌,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8.8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7.07億元同比下降78.33%。
即便五糧液方面表示,(現金流減少)主要系本報告期受國內疫情呈多點反復態勢影響,公司通過降低預收款中現金收取比例、優化訂單計劃管理等舉措減少經銷商資金壓力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減少,及上年同期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收現額度較高綜合影響。
但仍未減輕外界質疑聲,在2022年上半年同期大型白酒企業貴州茅臺、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及瀘州老窖等合同負債均呈增長趨勢的情況下,“經銷商或對五糧液信心不足,不愿打款。”的質疑聲甚囂塵上。
從五糧液2022年財報來看,經過2022年下半年的發展,五糧液合同負債有所提升,截止2022年12月31日金額為123.79億元,但與2021年同期的130.59億元相比減少了6.8億元,跌幅5.2%。
同時,五糧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從2021年的267.75億元下降到了2022年的244.31億元,金額減少23.44億元,同比下滑8.75%。
不過,我們注意到,除了貴州茅臺,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及山西汾酒等酒企,與五糧液一樣,2022年的合同負債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這也意味著,白酒業正面臨著共同的增長困境。
02.尷尬難解
如今,以五糧液為代表的濃香酒不僅備受醬香型跟清香型的擠壓,濃香型白酒內部,競爭也非常激烈。
對比代表性白酒企業2022年業績來看,五糧液可謂腹背受敵。
貴州茅臺作為白酒業的“超級老大”,五糧液作為曾經的白酒老大、現在的白酒老二,一直被外界并列比較。
雖然在香型上,五糧液是濃香型白酒老大,貴州茅臺是醬香型白酒老大,兩者在細分品類上存在差異。但外界對二者的對比從未停止,五糧液也長期活在貴州茅臺的“陰影”之下,2022年同樣如此。
財報顯示,2022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收1241億元,同比增長16.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627.16億元,同比增長19.55%。不管是業績規模還是增長速度,均高于五糧液。
在業績增速上,五糧液被體量更大的貴州茅臺超越的境地已是非常尷尬,業績規模小于五糧液、有更多成長空間的白酒品牌們更是來勢洶洶,在增速上更勝一籌。
2022年,同屬濃香型白酒的洋河股份營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8.76%、24.91%;濃香型白酒瀘州老窖增速分別為21.71%、30.29%;清香型白酒龍頭山西汾酒增速分別為31.26%、52.36%。
在股價上,五糧液同樣處境尷尬。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截止4月28日,貴州茅臺股價為1760.52元/股,總市值2.2萬億元;五糧液股價為169元/股,總市值6560億元;洋河股份股價為149.7元/股,總市值2256億元;瀘州老窖股價為226.24元/股,總市值3330億元;山西汾酒股價為248.46元/股,總市值3031億元。
可見,在一線白酒企業中,五糧液股價并不占優勢。
白酒股作為具備一定周期性的股票,春節前后一般是股價的高點。如今,白酒股股價已出現回落,從今年股價最高點到截止4月28日的股價走勢來看,五糧液股價下跌最為嚴重,以23.14%的跌幅居首,貴州茅臺、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的股價跌幅分別為9.02%、21.48%、14.94%和22.06%。
巨潮資訊網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3月31日,五糧液股東人數為47.34萬戶,較上一季度末(2022年12月31日)減少10.43萬戶,降幅達18.05%,是其自2020年6月30日以來季度股東人數降幅最大的一次。
同期,貴州茅臺、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的股東人數變動幅度分別為-6.76%、-5.1%、-21.87%和10.77%。
值得注意的是,從五糧液2022年財報、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中列示的前十大股東持股來看,幾只大型基金在今年第一季度減持了五糧液股票。
其中,“指數大師兄”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減持1535.04萬股五糧液股票,持股從2022年年末的1.39%下降到了0.99%;“公募一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減持300萬股,持股占比從0.79%下降到0.71%;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分別減持301.65萬股、152.81萬股,持股占比降低到0.50%、0.34%。
不過,同期,北向資金對五糧液進行了增持,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增持了3572.2萬股五糧液股票。
在五糧液投資價值上,機構和散戶投資者都在實打實地用錢投票。
03.改革戰
對于曾叢欽而言,在當前的消費場景下,要推動五糧液的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隨著人們生活消費習慣的變遷、對健康的追求,白酒市場需求被壓縮,被其它酒類、飲品類分流,產銷下滑,白酒已進入存量市場博弈階段。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數據,白酒業在2016年達到高光時刻,彼時白酒產量達到1358.4萬千升是。到了2022年,白酒業產量已降至671.2萬千升,同比下滑5.6%。
在曾從欽看來,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的同時,飲酒人群數量變化對白酒消費容量構成一定挑戰。
他指出,白酒行業要著力在傳統白酒年輕時尚轉型上破題。要加強年輕消費者的市場洞察……加強酒體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傳播創新,主動迎合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喜好、個性特點和價值觀念……讓年輕消費群體更好地認識白酒、愛上白酒。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對于五糧液這樣具備品牌、規模效應的名酒而言,也意味著發展機會。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白酒業規模以上企業為1578家,2022年已降至963家。白酒業規模以上玩家呈現減少趨勢,行業集中度向名酒品牌、產區集中。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白酒業銷售收入6626億元,與2016年的6125.74億元接近。
近幾年,白酒業展開的高端化戰略,無疑是拉動白酒銷售收入的一大功臣。
在白酒業整體進行高端化策略下,五糧液也迎來了提升品牌調性的機會,通過提價、推出高端產品等方式,大講高端化故事,在產品尤其是售價上與茅臺對標,推動品牌的高端化轉型。
2019年6月,五糧液推出第八代經典五糧液(第八代普五),終端建議零售價為1199元/瓶。上市不到兩個月,第八代普五的價格即上調至1399元/瓶,與建議零售價1499元/瓶的飛天茅臺僅相差100元。如今,第八代普五建議零售價更是已漲至1499元/瓶,與飛天茅臺持平。
從五糧液財報來看,其高端化取得一定成效。2020年-2022年,五糧液產品(大致對應2020年以前的“高價位酒”)收入分別為440.61億元、491.12億元和553.35億元,分別增長13.92%、11.46%和12.67%。
但從消費端觀察來看,飛天茅臺往往“一瓶難求”,屢屢被加價搶購,被貼上“奢侈品”標簽。而五糧液則略顯吸引力不足,時常降價促銷。
對于當下五糧液面臨的問題,曾從欽或許比任何人都希望改變。
2022年1月底,曾從欽出任五糧液黨委書記、董事長。據媒體報道,曾從欽上任一周內,便連續2天深入調研一線。2022年,曾從欽先后調研了湖南、湖北、廣東、山東、江蘇等地市場一線,考察調研市場營銷、渠道建設、品牌運營、消費者服務等市場工作。
在2022年底舉辦的五糧液1218大會上,曾從欽表示,未來將著力推進營銷組織變革,“大力開展渠道優化,精準有序開發企業直銷客戶,積極拓展創新渠道,加強內容電商布局和創新平臺引流。”
同時,五糧液對經銷商的獎勵也在增加。2022年獲獎經銷商數量提升到了3617家,較2021年的2279家同比增長59%;獎勵支持總額同比增長29%。
從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來看,五糧液仍然保持著增長節奏。2023年第一季度,五糧液實現營收311.39億元,同比增長13.0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5.42億元,同比增長15.89%。
在酒業之外,五糧液也在尋找其它發展渠道。
4月18日,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10億元。據媒體報道,五糧液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集團確實在考察新能源領域,主要是光伏、儲能方面,集團很看好這個領域,并表示年報發布后會有機構來調研。
不過,雖然新能源目前一片火熱,但市場競爭可謂白熱化,也不乏五糧液這樣的跨界投資者。而在白酒之外,焦慮的五糧液能否找到新的增長引擎,還需要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