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網】7月15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主論壇——2022中國酒業生態發展論壇舉行,圍繞“碳尋”主題,與會人員紛紛建言獻策。
論壇上,來自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專家,白酒、葡萄酒等產區代表對話建設“零碳產區”,瀘州老窖、洋河、百威等名酒企業負責人分享打造“零碳酒企”的妙招,共同思考和探索酒業綠色生態高質量發展之路。
打通生態鏈 走綠色生態釀造之路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認為,酒業要實現生態釀造,關鍵在于打通生態鏈,保護自然生態、釀酒微生態,構建產業生態循環,提升產業生態資源水平。
在酒的釀造過程中,會產生具有豐富風味物質、活性物質的副產物。宋書玉建議可用副產物開發風味食品、功能食品,同時有機排放物經處理也可成為清潔燃料。
“酒企應堅持走綠色生態釀造之路,在產區共建、產業鏈延伸、科技創新三方面著手推動‘雙碳’工作,形成全產業綠色生態發展體系。”宋書玉說,各酒產區要多開展自然生態、釀酒微生態的相關研究,鼓勵產區對生態環境保護進行立法,通過法律、法規為酒業發展護航。
加強行業合作 搭建展示推廣平臺
“可打造酒行業環保設施并向公眾開放,結合生態文明宣教場館建設,打造新型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和活態博物館。”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則從宣傳教育和促進公眾參與的角度對酒業的生態發展提出了建議。
何家振說,應加強對酒業綠色低碳典型案例、生產技術、工藝流程,特別是行業內低碳環保資源循環利用領域領先企業的宣傳,加強行業協會、商會合作,為企業搭建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公眾廣泛參與的展示和推廣平臺。
革新技術健全體系 實現減污降碳提質增效
要實現酒業綠色發展,行業“減污降碳、提質增效”是關鍵。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席北斗認為,酒業要注重從原料到產品的全過程減排,打造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區,從技術、硬件建設方面著力,形成區域流域減污降碳“細胞”。
席北斗建議,要逐步完善酒類行業“一體化”減污降碳協同政策、技術、標準體系,建立酒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發展體系,推動酒業健康發展。
建設“零碳產區” 產區代表交流經驗
論壇上,酒產區代表就如何打造“零碳產區”作了經驗交流。
“瀘州不僅保護好酒業發展生態硬環境,還從軟環境出發,出臺相關法律,保護白酒歷史文化。”瀘州市相關領導介紹,瀘州一直注重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酒企智能化、現代化發展。目前,瀘州所有酒業園區全部使用綠色能源,廢氣達標排放,堅定走好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推進“零碳產區”中,宜賓堅持“生態、綠色、和美”這一目標,出臺了“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推動“零碳產區”“零碳工廠”建設,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打造一大批綠色低碳的酒類項目。
山西省呂梁市相關領導圍繞酒業向低碳綠色發展轉型、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和葡萄酒聯合會相關負責人就葡萄園生態系統在二氧化碳減排方面的經驗作了精彩發言。
打造“零碳酒企” 酒業大咖分享妙招
“我們將所有的能耗改為用電、用氣,使用綠色能源。”在對話打造“零碳酒企”中,瀘州老窖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鋒介紹。
“要實現‘碳中和’,必須突破原有思維。”百威亞太供應鏈和物流酒廠支持副總裁龐衛珍說,公司從沼氣生產等方面著力研發技術,大力開展技術革新,不斷降低釀酒水耗,已擁有業界領先技術。
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周新虎介紹,公司通過技改,逐步采用光伏發電等技術降低能耗,同時在運用酒糟生產飼料、沼氣等方面展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