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體期促排卵是不久前提出并臨床應用的一種方案,其實施的理論基于卵泡發育波理論的提出,并且在早前意外的一例黃體期促排卵成功案例也證實了可行性,以下本文帶來了詳細的介紹。
試管黃體期促排有成功的嗎?
促排卵是試管嬰兒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方案選擇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最終妊娠的成功率,所以在確定好方案后很多姐妹比較好奇該方案的成功率和成功案例等等。
而作為臨床應用不久的黃體期方案很多人擔心成功率不高,其實從其黃體期促排卵發展的歷史來看,對于某些特定的適應人群來說,其成功率還是挺高的,也有不少成功率案例。
比如:“在2009年,某醫院對一名41歲、卵巢隱性衰竭的婦女做卵泡期促排卵,在促排過程中發現孕酮達到19ng/ml,即相當于黃體中期的孕酮水平,由于看到卵巢中有卵泡生長,繼續使用促排卵藥物,卵泡順利長大,奇跡般的得到7個珍貴的卵子,經體外受精得到2枚優質胚胎,冷凍保存。案例”
然后在兩個月后在自然周期解凍這2枚胚胎,進行凍胚移植后雙胎懷孕,足月分娩2個健康嬰兒。正是這樣的例子也激發了業內工作人員對于黃體期促排卵的興趣。
而到目前來看黃體期促排方案已經成為了卵巢反應低下、卵巢儲備降低的患者又一補充方案,雖然這一方案目前國內外的使用尚沒有大面積的數據支持,但黃體期促排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總之黃體期超排卵克服了卵泡期超排卵的弊端,解決了歷史以來困擾了很久的卵泡期超排卵問題,同時黃體期方案流程相當簡單,監測頻度大大降低,減少了病人的就診次數。
試管黃體期促排方案可謂是促排卵環節又一新突破,解決了很大一部分人群出現OHSS和腹脹等不良癥狀的幾率,臨床上也保證了卵子質量,所以成功案例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