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PKU
PKU全稱苯丙酮尿癥。
苯丙酮尿癥(PKU)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是由于苯丙氨酸(PA)代謝途徑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為酪氨酸,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并從尿中大量排出。
本病在遺傳性氨基酸代謝缺陷疾病中比較常見,其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臨床表現不均一,主要臨床特征為智力低下、精神神經癥狀、濕疹、皮膚抓痕征及色素脫失和鼠氣味等、腦電圖異常。
如果能得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則前述臨床表現可不發生,智力正常,腦電圖異常也可得到恢復。
擴展資料:
苯丙酮尿癥癥狀有:
1、生長發育方面:
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的遲緩,軀體上生長發育遲緩主要表現為身材矮小、營養不良,另外還可以表現為智力發育遲緩,這也是苯丙酮尿癥寶寶最明顯的特征,出生后4~9個月即可出現明顯的智商低于同齡正常兒,由于在語言發育方面。
2、精神神經癥狀:
由于腦部的發育遲緩,很多患兒的腦組織因萎縮而有小腦畸形,使患兒出現反復發作的抽搐,肌張力增高,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進,精神狀態是常有興奮不安、煩躁多動或者嗜睡等異常行為。
3、皮膚毛發表現:
因患兒的皮膚非常容易干燥,因此患兒經常搔抓出現劃痕,長期如此則容易發生濕疹;另外由于患兒體內酶的缺陷,因此患者堆積大量的苯丙氨酸,苯丙氨酸可以抑制酪氨酸酶,使黑色素合成減少,故患兒毛發色淡而呈棕色。
參考資料:苯丙酮尿癥 百度百科
pku是哪個大學
pku是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英語:Peking University,縮寫:PKU),簡稱北大,創建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成立之初為中國最高學府,同時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中華民國建立后,校名改為北京大學校,后又改名為國立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排名聲譽:
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列世界第38名(亞洲第9名,中國第2名)。2016年QS亞洲大學排名將北京大學排在亞洲第9名。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排在世界第31位,在上榜的中國高校中排名第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48個學科參評,16個學科排名靠前,35個學科排名前三,38個學科排名前五,三項指標均列中國高校第一。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