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甲亢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輕度的癥狀對寶寶物明顯影響,但是中、重度的甲亢會引發胎兒宮內缺氧、生長發育緩慢,甚至出現流產等危害,所以各位準媽媽如發現異常要及時診治,避免嚴重的后果。
什么是妊娠合并甲亢
回答:妊娠合并甲亢是女性在懷孕后由于身體激素水平的變化,對甲狀腺功能不斷刺激而導致出現異常,發生此種情況需要及時處理,以免對胎兒發育不利。
女性在懷孕初期會表現怕熱、心動過速、食欲亢進、心輸出量增加等代謝異常癥狀,部分孕婦還會出現失眠、煩躁、乏力等植物神經癥狀,輕度的甲亢無明顯影響,中、重度的甲亢會導致其他妊娠并發癥,比如早產、流產、先天性畸形、高血壓等。
不過妊娠合并甲亢也有其獨特的地方,很多孕婦在懷孕之前沒有甲亢,在懷孕會表現出現一些與甲亢相類似的癥狀,如嘔吐、多汗、心慌等,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與孕期hcg和雌激素的增加有關,是正常的生理發應,一般無需治療就會自己恢復正常。
臨床上對于合并甲亢的診斷沒有統一的標準,TT3、TT4的增高不能作為診斷依據,如果患者的T3、T4濃度超出正常指標10%,并表現明顯的甲狀腺腫大,那么就可以診斷為妊娠合并甲亢。
妊娠合并甲亢的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如果孕婦所表現的癥狀很少或者沒有,并且體內血清游離甲狀腺激素值只是輕度增高,那么可以先進行觀察,暫時不需要用藥物治療,而對于病情較輕者可適當采用抗甲狀腺藥物如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加以控制。
口服甲狀腺藥物是比較常規的治療方法,其目的可以是母體的甲狀腺功能控制在正常上限水平,并預防胎兒發生甲亢或甲減,除了此種方法,還可以使用β腎上腺素阻滯劑,兩種藥物可以搭配使用。
如果藥物治療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者,或者對抗甲狀腺藥物過敏、白細胞減少等,可選在妊娠中期(4-6個月)這個時間段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注意在懷孕早期或晚期不宜進行手術,否則容易引發流產現象。
在中醫方面,認為甲亢的主要原因是憂思郁結、氣機阻滯引起的,所以平時要注意調節好自身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學會科學減壓方法,這樣也有利于預防甲亢的發生。
妊娠合并甲亢護理
首先合并甲亢孕婦要從飲食方面護理,日常應低碘飲食,少吃一些海鮮產品,比如:海帶、紫菜、鮮帶魚、干貝、海蜇等等,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其次要多吃維生素豐富的水果、蔬菜等,另注意甲亢病人的基礎代謝率增高,能量消耗更快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糖類提供營養,另外不要喝一些濃咖啡、濃茶和烈酒等等。
除了飲食護理,孕期也要隨時監測自身的生命體征變化,觀察甲亢癥狀、體征有無加重情況,當心率大于160次/分鐘,要警惕甲亢危象的發生,及時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