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因為父母有重男輕女思想,從小飽受忽視和不公的女兒,在父母因意外雙雙去世后,突然發現自己還有一個年幼的弟弟。
這時候擺在她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北京追逐自己的夢想,一個是放棄夢想撫養弟弟長大。
她會怎么選擇呢?
其實只要稍微了解一點劇情的人,就很容易猜出電影的結局會是什么:除了大團圓收場,還有別的可能嗎?
姐姐最終一定會放下內心的芥蒂和對父母的怨恨,逐漸與完全陌生的弟弟培養出感情,然后在即將把弟弟送出去的關鍵時刻心有不忍,遵循親情的呼喚,選擇留下弟弟。
是的,電影的結局是這樣的。雖然電影采用的是一種開放式的暗示,但這種暗示的結果是安然接受了弟弟。
這個結局惹來很多網友的不滿,也是導致電影的豆瓣評分從7.6降到7.2的原因。
張子楓飾演的安然從小吃了太多苦,父母為了生二胎將她寄養在姑媽家,被表哥欺負,被姑父偷看洗澡,父母讓她裝瘸,甚至還有想要把她弄成殘疾人的暗示。
本來她能考上北京的大學,卻被父母偷改了志愿,留在家鄉學了護理專業,方便照顧家庭。
在父母眼中,她只是父母生兒子的偉大征程中的一次失敗嘗試,自然應該采用最大性價比的撫養方式。
她是咬著牙長大的,一心想要去北京考研,過上自己獨立的生活,為了追求夢想,她甚至不惜和男友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