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管嬰兒中哪些人適合鮮胚移植那些人適合凍胚移植

5424

  試管嬰兒的鮮胚、凍胚、囊胚移植有什么區別?哪個好呢?

  何為鮮胚

  試管嬰兒體外受精成功后,一大試管嬰兒成功率影響因素就是胚胎移植。所謂鮮胚也就是指取卵周期獲得并移植的,鮮胚移植就是未經凍融保存,在處于較為新鮮的周期直接進行胚胎移植。鮮胚,受精卵到第三天時形成實心胚,很好理解,也就將卵子和精子取出后,在培養皿中培養到第三天的胚胎。
  何為凍胚
  正常情況下,一個促排周期會配成若干個胚胎,但是試友們都知道我們每次只需要移植1~2個胚胎。所謂凍胚,就是直接將受精之后的早期胚胎置于零下196攝氏度極冰冷的液氮環境下長期保存,凍胚在解凍后可移植。
  何為囊胚

  剛剛說到受精卵在培養皿中發育到第三天的叫鮮胚,囊胚是指培養到第5天的胚胎,經過卵裂,受精卵被分割成很多小細胞,細胞數量在100個以上。囊胚技術能夠更直觀可靠的鑒別胚胎的優劣,這個過程能夠淘汰劣質、甚至有缺陷的胚胎,目前囊胚形成率約60%。

  大概搞清楚了

  什么是凍胚什么是囊胚
  那么自己最適合哪一個呢?
  醫生不讓你選擇鮮胚的原因:
  在“試管嬰兒”技術治療過程中,為了更好提高胚胎著床率,提高“試管嬰兒”的臨床妊娠率。有些患者因為促排的原因,會產生一些不利于胚胎著床的因素,或不利于患者健康妊娠的因素,或者可能是為了防止過度刺激的風險,醫生會建議不選擇鮮胚移植,去進行冷凍。
  以下是具體的幾種不適合鮮胚移植的情況:
  預防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癥(OHSS),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了。有些人雌激素過高或卵泡多,甚至已經出現了OHSS的癥狀,但是不用擔心,隨著取卵后時間的延長,在配合醫生的治療下,癥狀會慢慢好轉。
  內膜因素:當獲得胚胎后,就相當于獲得了“種子”,那么“子宮內膜”就是我們的土壤。如果內膜過薄,或是存在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形態欠佳、內膜分離等情況,均說明“土壤”可能存在問題,暫時不適合種植“種子”。
  暫時不適合懷孕的情況:輸卵管積水、子宮肌瘤、甲狀腺功能異常、未很好的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情況。
  凍胚移植有什么風險嗎?
  “冷凍過的東西其質量肯定不及新鮮時那么好”,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那是不是鮮胚就比凍胚好呢?凍胚會不健康嗎?
  從科學角度分析,且結合目前的眾多研究結果來看,凍胚不會增加后代的出生缺陷和健康風險,無論是身體還是智商,與新鮮胚胎和自然受孕出生的寶寶都是一樣的。但是凍胚在發育而來的寶寶在以后是否有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研究,大叔覺得是沒問題的,試友們不用擔心。
  你是否需要養囊?

  很多時候,一般醫生都會建議通過囊胚移植來使胚胎著床,而囊胚移植是胚胎移植的其中一種,成功率相對較高的同時還能降低多胎妊娠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胚胎都能夠發育成囊胚的。

  一般來說,這幾類患者適合養囊的:

  1.年紀小且卵巢儲備好,促排后取卵數理想,這種情況下養囊的風險相對較小。
  2.試管反復失敗的,從調查數據來看,2016年全國一共有1921個進行養囊的例子,養囊的成功率接近70%。移植了囊胚的例子中懷孕率達到了68%,而既沒有凍胚移植也沒有培養成囊胚的例子僅占7%。為了提高成功率,減少因胚胎質量導致失敗的可能性。
  雖然囊胚成功率高,但是要有足夠的胚胎才能養囊,如果你是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卵泡質量不好,形成胚胎個數少,大叔不建議培養囊胚,剛也提到了養囊也是有風險的,最后可能胚胎養不成囊,就沒有胚胎移植了。
  整體分析下來,凍胚和鮮胚并沒有什么優劣之分,囊胚成功率相對較高。最終還是要根據醫生的建議來定,因為醫生對患者的情況比較了解,建議的方式通常也是最適合患者的,所以,一定要和醫生積極的溝通,不要自己盲目做決定,想做試管嬰兒的準爸爸、準媽媽們也不必過分糾結了。最后祝試友們都移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