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切爾諾貝爾(切爾諾貝利核石棺)

5424

就是說,切爾諾貝利事故還沒有結束,因為它還遺留了大量放射性物質,不僅僅是核電站被毀壞、一些人失去生命和被迫搬離家園那么簡單。實際上,大部分核燃料就存放在那個巨大的鋼筋混凝土“石棺”里面,目前面臨的問題就是“石棺”壽命要到了,必須在2022年年底之前就完成新“鋼棺”的建造,然后再把正在使用的“石棺材”拆除。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既然已經計劃好了用“新棺”替換“舊棺”,那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其實是因為有科學家擔憂,仍然有部分燃料在廢墟深處燃燒,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不會讓爆炸再次發生。

而且,切爾諾貝利核“舊棺”在2008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現有的地方因為幾十年的自然侵蝕開始局部倒塌,而還沒弄好的“新棺”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用到100年,輻射泄漏和可能再次發生爆炸,無疑都會對大家造成影響。并且,目前也沒有公布新的鋼棺到底建造成什么樣子了,具體到哪個階段了,很多東西都不清楚。

因何而起?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原本是前蘇聯1973年修建的一個核電站,在1977年啟用的時候就創造了最大核電站記錄。這個當然也沒什么奇怪的,畢竟當年在這方面比較先進的就那幾個國家,尤其是美國和前蘇聯。而且,這個電站不僅讓當時的工作人員很自豪,也是前蘇聯人民的驕傲,他們認為世界上最安全可靠的核電站就是自己修建的。


但是,10年的時間還不到,這座核電站就在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時候發生爆炸,這個核電站發生事故的時候,當然也就對歐洲的大部分地區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污染。

而如今的隔離區,早已演變成一些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的地方,有貓頭鷹、野牛,還有麋鹿和浣熊等等,輻射雖然也會給它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這里沒有幾個人敢踏足,畢竟選擇這里就可以遠離人類給它們帶來傷害,似乎它們都已經適應了這里的高輻射生存環境,并沒有發現太多動物存在壽命變短的情況。


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但這場事故的原因卻依然是個謎團,因為有兩個存在矛盾點的說法:

1986年給出的事故起因,原本是歸咎于核電站操縱員的,理由是核心區域的控制棒數量不得低于15只,但一共才211只控制棒的核心區域,竟然至少有205只控制棒都被抽出來了,也就是說剩下的6只控制棒是不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