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安排家務時應該考慮孩子的年齡,3到6歲是最佳時期,孩子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也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復雜的家務。其實訓練孩子做家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自身的能力,還可以為家庭做貢獻。那么下面就為大家來介紹孩子做家務的5大好處,這些被你忽略的才是最大亮點。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
1、提高認知能力
做家務的時候可以充分調動五官的積極性,比如教孩子做西紅柿炒雞蛋。孩子可以用眼睛看到西紅柿和雞蛋的樣子,用鼻子聞到香味,用嘴嘗到香味,用手感受番茄汁和蛋液的粘稠度,用耳朵聽到“滋滋”做菜的聲音,這是孩子最直觀的感受。家務做得越多,感官體驗越多,孩子的認知能力就越強。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讓孩子從小做勞動鍛煉,讓他們學會做一些事情,減少對大人的依賴,這將促進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將起到巨大的作用。但也有家長認為勞動是孩子學習的負擔,不讓孩子插手學習以外的事情。就連小學值日生的工作也是他們家做的。導致孩子失去了勞動鍛煉的機會,錯過了培養自理和勞動習慣的最佳時期。孩子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能力,一旦離開家庭就無所適從,突然感到無能,心理失調,甚至釀成悲劇。
3、教會孩子感恩父母
如果父母一直為孩子無私付出,卻從不要求孩子的付出,那么在他們眼里,父母為他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孩子永遠都不會感受到父母的辛苦,這也是讓孩子承擔家務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孩子可以懂得承擔一個家庭的勞累,感受父母的辛苦,那么必然就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4、鍛煉孩子的身體
眾所周知,現在社會壓力很大,孩子在學校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所以讓孩子做家務也能鍛煉身體。比如讓孩子出去倒垃圾。如果孩子長時間坐在書桌前,長時間不出去學習,視力會很差,頸椎也會有問題。所以家長不要總認為讓孩子做家務是浪費孩子的時間。如果他們學習時間過長,需要適度放松,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5、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作為家庭的一員,孩子在看到媽媽或爸爸做家務時,如果能參與其中,就會有一種歸屬感。每當他做一項家務,完成后的滿足感和要完成的責任感就會充斥他的內心。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慣性,他會覺得做一件事情,開始之后就去完成,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