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經過腸胃消化,吸收了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后,產生的廢物和垃圾就會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通過排便,我們可以排出體內的垃圾和毒素,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那么大便溏稀不成形是什么原因?或是這5大原因在“作威作福”。
大便溏稀不成形是什么原因?
1、消化不良
其原因包括內臟感覺異常、胃腸運動功能障礙、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心理社會因素。典型癥狀為飯后飽脹、早飽、上腹痛、上腹部有灼熱感,部分患者可出現腹瀉、腹痛,從而出現大便不規則的現象。這種情況下,首先要調整飲食結構,避免煙、酒、咖啡、酒精的攝入,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飲食不當
大便的形狀其實和飲食密切相關,尤其是現代人,大多以細糧、高熱量、高脂肪為主,而對于粗糧、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食用量較少。糞便缺乏膳食纖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脂肪、蛋白質等,大便自然會不成形、粘馬桶。
3、腸炎
如果患者不慎感染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星狀病毒而引起腸炎,典型癥狀為腹痛、腹瀉、水樣便、粘液膿性血便,則大便可能不成形。通常建議患者遵醫囑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溶液,預防脫水或治療輕度脫水,同時配合洛哌丁胺等藥物進行止瀉治療,也可口服萬古霉素、甲硝唑等藥物進行抗炎治療,有利于促進病情恢復正常。
4、肝臟疾病
肝臟疾病和大便也有關系,比如肝臟膽紅素代謝和膽汁生成異常后,大便可呈陶色。而當膽汁不能正常排出體外,參與腸道消化時,糞便中會有大量未消化的脂溶性維生素、脂肪等物質,會改變大便的原有形狀,導致腹脹、腹瀉、大便不規則等諸多問題。
5、胰腺疾病
其實胰腺也屬于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負責分泌胰島素和各種消化酶,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當胰腺受到損傷時,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其分泌消化酶的能力會降低,食物的營養物質不能被腸道完全吸收,自然會影響大便。在某個時間攝入大量脂肪后,患者甚至會出現脂肪性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