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種方式判斷嬰兒是不是腦癱 嬰兒腦癱要如何改善

5424

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每個父母都是開心雀躍的,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成長。當孩子有一些異常的行為時,家長們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為孩子姿勢不正常有很大的概率孩子患有腦癱。那么,7種方式判斷嬰兒是不是腦癱?嬰兒腦癱要如何改善?

7種方式判斷嬰兒是不是腦癱?

1、痙攣型

病變累及錐體束,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肢體活動受限,是腦癱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全部患兒的60%-70%。

2、手足徐動型

約占腦癱的20%,主要病變在錐體外系,表現為難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的運動。當進行有意識運動時,不自主、不協調以及無效的運動增多,緊張時加重,安靜時減少,入睡后消失。

3、強直型

此種類型很少見到,也為錐體外系腦癱及蒼白球黑質受損所導致。由于全身的肌張力明顯增高,身體異常僵直,運動減少,四肢做被動運動時主動肌和拮抗肌有持續性的阻力,肌張力呈鉛管狀和齒輪狀增高,常伴有嚴重的智力低下。

4、共濟失調型

表現為小腦癥狀,步態不穩,走路時兩腳間距加寬,四肢動作不協調,上肢呈異向性的陣攣、震顫,肌張力低下,腱反射不亢進。

5、震顫型

比較很少見,表現為四肢震顫,多為靜止時的震顫。

6、肌張力低下型

表現為肌張力低下,四肢呈軟癱,自主運動很少,可出現腱反射,仰臥時四肢呈旋前外展型,臥位時頭不能抬起,本型常為過渡型,嬰兒后大多可轉為痙攣型和手足徐動型。

7、混合型

上述類型中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在一個患兒身上,稱為混合型,其中痙攣型和手足徐動型同時常共同存在,比較多見。

嬰兒腦癱要如何改善?

1、藥物輔助治療

如果發現新生兒有腦癱的情況,可以使用一些藥物來進行輔助治療,比如說谷氨酸、腦活素、腦復康等神經營養藥物。也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松弛類藥物,比如說巴氯芬,只不過這些藥物都不能長期使用,否則的話會產生一些毒副作用,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長,嚴重了還會導致藥物中毒。

2、物理治療

新生兒腦癱除了可以應用藥物來進行輔助治療之外,也可以應用物理的方法治療,比如說水療、冷熱敷治療等。這些物理治療方法主要的目的還是調節功能,刺激新生兒的肌肉張力,從而改善腦癱癥狀。

3、康復訓練治療

新生兒腦癱主要還是因為運動功能出現了問題,所以多進行康復訓練是很有必要的。這種康復訓練主要就是運動功能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運動發育功能,并且降低肌張力,糾正患兒的異常姿勢。不過康復訓練治療的方法比較多,具體應該要怎么進行,還得看患兒的具體癥狀。

4、手術治療

新生兒腦癱這種疾病也可以應用手術的方法來治療,雖然說手術治療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是治療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病情治愈的可能性也會大大的提高。治療新生兒腦癱的手術包括神經手術以及矯形手術這兩種,具體應用哪一種手術方法,還得看患兒的具體情況。

5、中醫針灸治療

新生兒腦癱還可以應用中醫針灸的方式來進行輔助治療,通過對穴位進行針灸,能夠有效的刺激腦神經,對于改善腦癱癥狀來說是有幫助的。

總結:

腦癱兒的治療過程比較漫長,需要患者和家屬都能積極地配合醫生,尤其是父母更應該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工作,積極的配合醫生治療,同時注意患兒的家庭康復訓練。父母要有特別的耐心,對于嚴重的腦癱兒,僅僅依靠康復訓練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藥物和手術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