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隋舍利塔( 隋代之前的十九座佛祖真身舍利塔)

5424

隋佛塔(隋朝以前的十九座佛塔)

佛祖舍利是佛教至高無上的存在。隋文帝頒布三詔廣賜佛塔、廣筑佛塔以來,中國佛教佛塔很少。然而,根據相關佛教典籍記載,在隋文帝大規模建造佛塔之前,中國只有19座佛塔。

隋代以前佛塔的記載見于唐代典籍,主要有《神州三寶集》(道選)、《洪光明記》(道選)、《法源朱琳》(道氏)和敦煌文獻。佛塔的具體參考文獻與相關古籍所載基本一致,說明隋代以前對佛塔分布的認識基本統一。但是數字并不完全一致。《神州三寶集》20部,《法朱元林》21部,《洪光明記》和《敦煌文獻》19部。敦煌文獻記載:“佛祖滅后186年,莫吉陀鐵輪王賜名阿玉,在開舊塔之前,他帶走了8.4萬件遺物,使七寶利用都城驅鬼驅神,建起了8.4萬座寶塔。每個塔里都放置了一件遺物。集頭磨寺的16.8萬僧人中,第一個叫耶舍尊,五指末端放了8.4萬盞燈,十九座的說法成為后世的定論,大概就是因為這個。

根據史學界和佛教界的相關考證,現對隋代以前的19座佛塔現狀整理如下:

1.浙江寧波阿育王寺佛塔(西晉會稽郡塔)

阿育王寺位于寧波東部的鄞州區,距寧波市中心約13公里,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漢族地區重點佛教寺院之一。

阿育王寺里有一座寺廟的遺跡。

佛塔寺內供奉佛祖真身的佛塔,佛祖舍利懸掛其中。

阿育王寺有三座塔:東塔、西塔(下塔)和上塔。

東塔的建造日期沒有測試。這座新塔是根據1468年進入明朝的日本和尚雪舟畫的“王宇三塔”重建的。它于1995年竣工,有混凝土結構。

西塔,又稱下塔,是未經試驗而建造的,現在重建于元代。

去那座未經檢查就建造的塔,現在重建于元代。

寧波阿育王寺是當代中國十大拜佛圣地之一。

2.江蘇省南京市環紀遺址公園大報恩塔(東晉金陵昌贛塔)

位于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的大環記遺址,是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

2008年,大胡因吉的前身昌贛寺地宮出土了大量世界級文物和圣物,如“佛頂骨”“感應文物”“圣物”“七寶阿育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