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問我,自己家的寶寶經常吐奶,這樣的情況正常嗎?
新生兒吐奶正常嗎,今天辣媽和大家普及下?
吐奶對在六個月以內的寶寶來說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如果寶寶吐奶時有別的異常現象,比如溢出物酸臭、顏色不正常還帶有血絲,那就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了,必須及時就醫。
寶寶的吐奶,溢奶現象常見于 6 個月以內的嬰兒,大多是因為嬰兒活潑好動或寶媽喂哺不當所造成的。而且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寶寶吃了太多奶,也會因為胃的容積太小裝不下寶寶喝的奶而出現吐奶或者溢奶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溢奶多在 6 個月后自然消失。一般的吐奶后寶寶的精神狀況尚好,吐后還會想吃,睡眠好,偶爾吐一兩次,不是經常性的,這樣一般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寶寶吐的奶呈豆腐渣狀,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屬于正常的,不必擔心。如果寶寶吐奶頻繁,尿量減少,影響到的孩子的體重增長或降低,吐奶的同時還會伴有哭鬧且不易安撫,這種情況就是是非正常情況了。如果寶寶吐出的奶量大于喂進量,顏色異常,如間雜黃綠色、咖啡色,有酸臭味。另外,吐奶時還伴有發熱或腹部陽性體征,患兒精神萎靡,或煩躁哭鬧,或表現不哭不吃,有的甚至伴有尖叫等,這種情況就應及時查清病因,進行治療。
新生兒為什么會吐奶?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寶寶吐奶的原因吧!
首先,新生兒發生吐奶,常常是因為吃奶后改變抱姿引起的,比如喂奶后就將新生兒放平或過多翻動新生兒,奶水就會容易從胃里倒流。但是,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嬰兒生理上的特點,而且他們的胃部和喉部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如果喂奶前寶寶哭鬧或吃奶過急,就會極易吸入空氣,而當空氣由胃內溢出時,就會將奶帶出而嘔吐。此外,嬰兒吸吮過久(正常一次哺乳是10~15分鐘)或吸吮無奶,也會使寶寶因為吸食過多的空氣而吐奶。
如果寶寶是人工喂養的,就很有可能會由于奶嘴孔過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或孔過小吸食時間過長而吸入過多的空氣而出現吐奶。對于奶粉喂養的寶寶來說,配方奶太燙或太冷,嬰幼兒腸胃難以適應,也會導致吐奶。另外,奶粉喂養的寶寶,寶媽也要注意如果配方奶稀釋過分或奶粉品牌經常更換,因嬰幼兒腸胃脆弱,就不能有效吸收分解。
那新生兒吐奶怎么處理呢?
爸爸媽媽給嬰兒拍嗝可以減少嬰兒吐奶、溢奶的情況。拍嗝可以讓嬰兒感覺舒服一些。一般生理性溢乳是不需要特殊處理。喂養時加以注意就可以了,在每次喂奶后都要豎著抱寶寶并排嗝,以便寶寶把吸入的空氣順暢地排出來。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把吸入的氣體拍出來,也不能一直拍下去,這種情況可以持續豎立抱10-15min,此法也可以減少新生兒的溢乳。喂奶后不要給寶寶換尿布,也不要讓寶寶練習翻身等運動。喂奶時媽媽要注意量的問題,每次不要給給寶寶喂食過量的奶,喂奶后多給寶寶拍嗝。另外,在寶寶進食后半小時內,不要讓他劇烈活動,幫助他保持身體豎直,以幫助消化。
另外因為喝太多奶、喂養后姿勢不正確引起的吐奶現象,寶媽還要學會判斷寶寶是不是因為腸胃感染了細菌而出現了吐奶。寶寶腸道發育不完善,容易受到胃腸病菌的侵襲,這個癥狀較易區分,在感染胃腸病菌后,寶寶除了嘔吐以外,還可能會出現腹瀉、食欲下降和發燒等癥狀。這時,拍嗝對于寶寶來說是沒有用的,應該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