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嬰兒病理性伸舌頭圖片(為什么新生兒寶寶喜歡)

5424

“我家娃這幾天睡覺,我發(fā)現有幾次是舉手睡的,就是像投降那種姿勢,會不會有問題呢”?下午,媽媽群里的一個正在坐月子的寶媽著急的問群里的媽媽們,她說她家婆婆說孩子這樣不好,可能是被嚇著了,讓她用小被子給孩子包緊點,但是她發(fā)現包緊了孩子好像又很難受,于是沒有經驗的她特別糾結,也擔心。

帶過寶寶的媽媽,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剛開始也根本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兒?其實,對于新生兒來說,這是正常的生理表現,新手爸媽們不用太擔心。

隨著寶寶不斷長大,睡覺的姿勢會逐漸增多,這種“投降式睡姿”自然就出現的少了。

為什么新生兒寶寶喜歡“舉手”睡姿?

新生兒寶寶出現這樣的睡姿,主要是和下面幾個因素有關:

① 寶寶在母體內的姿勢所致

寶寶在母體內時,還是個小胎兒,從一顆小小受精卵發(fā)育而來,逐漸長出四肢,然后逐漸發(fā)育長大,而子宮這所“大房子”也在不斷增大,但隨著胎兒長大,子宮內活動空間會越來越小;因而寶寶就會很自然地蜷縮在一起,手臂彎曲放在胸前,腿也是蜷曲的。

當寶寶出生后一段時間內,依然會保持這樣的姿勢,平躺睡覺時,手臂沒辦法蜷縮放在胸前,就會放在頭部兩側,看起來像是“舉手”一樣。

寶寶的雙腿也是一樣,還不會主動伸直,看起來像是“O型腿兒”一樣,但隨著寶寶學習站立、走路,雙腿會逐漸變直了。

② 舉起雙手有助于增大散熱面積

很多家長害怕寶寶凍著,給寶寶蓋得很多,或者是蓋得位置很高,如果寶寶覺得熱,也會很自然的在睡覺時,把兩只手拿出來,以便使自己覺得涼爽舒適些。

③ 寶寶的神經反射-強直性頸部反射

寶寶喜歡把頭轉到一側睡覺時,然后手放在兩側,一邊手臂伸直,另一邊手臂彎曲,看上去像是在做“擊劍”的工作,其實這是寶寶的一種神經反射,也是寶寶發(fā)育過程中經常見到的一種情況,這種反射叫做 “強直性頸部反射”,也稱為“擊劍反射”。

不過這種反射不會一直有,到寶寶5個月左右會逐漸緩解。

④ 寶寶本能的保護自己

即使是小寶寶,也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就像有的寶寶被抱著時,會牢牢抓住媽媽的衣領;4個月前的寶寶神經發(fā)育還不完善,被聲音驚嚇到,會不由自主的把手舉過頭頂,或是抱著自己。

同理,當寶寶睡覺時,把雙手放在兩側,也可以看成是寶寶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而且這樣的睡姿還可以防止不小心堵住口鼻而發(fā)生危險。

⑤ 病理性的投降式睡姿

但是家長也要警惕,如果寶寶存在 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導致肌張力增高,也有可能在睡覺時呈雙手上舉的“投降姿勢”,但有這種異常情況的寶寶,往往還會有其他病理性表現,因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觀察,尤其是懷疑寶寶發(fā)育異常時,更不能掉以輕心。

新生兒寶寶的“舉手”睡姿,需要糾正嗎?

新生兒寶寶出現投降式睡姿,大多是正常情況,家長們不需要過度干預,但是下面這幾點注意事項,有必要知道。

① 很多寶媽發(fā)現寶寶投降睡姿之后,怕寶寶冷,就把胳膊放下來,蓋進被子里,這樣很容易讓寶寶在舉手的時候,把被子蓋到臉上,引發(fā)窒息的危險。因此,如果怕寶寶胳膊冷,可以給寶寶穿個長袖衣服,或讓寶寶在睡袋里睡覺。

② 寶寶睡覺時,室內溫度要適宜,一般為22-24℃,這樣寶寶會覺得比較舒適,一般不會出汗;如果家長發(fā)現寶寶出汗,要用干凈柔軟的毛巾幫寶寶擦汗,避免熱出痱子或晾汗受涼。

③ 寶寶出現“舉手睡姿”,家長如果強制把寶寶的手放下來,反而會影響寶寶睡眠質量,把寶寶弄醒,造成寶寶情緒不佳,甚至煩躁哭鬧等。

④ 如果寶寶肌張力增高,發(fā)育狀況不好,表情淡漠不自然,對外界刺激不敏感等,同時睡覺是這種“投降式的睡姿”,家長不能大意,要考慮可能是寶寶神經系統(tǒng)存在問題,要及時帶寶寶就醫(yī)治療。

這幾種新生兒錯誤睡姿,新手家長要知道!

關于寶寶睡姿,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孩子在滿1歲前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這是最安全的睡勢” 。尤其是在寶寶能夠完全自主翻身之前,側著睡和趴著睡都可能帶來危險。

對于新生兒寶寶來說,還不會翻身,自己也不還不會調整,那如果睡姿不正確的話,是很容易發(fā)生危險的。

1. 趴睡

危險系數:★★★★★

有些寶寶因為有腸脹氣,家長發(fā)現趴著睡寶寶會睡得更踏實,但其實,趴睡不是緩解腸脹氣的正確方法,趴睡反而會大大增加寶寶窒息的風險,因而不建議讓寶寶趴睡。

2. 側睡

危險系數:★★★★

因為吐奶的問題,不少家長會選擇讓寶寶側睡,但其實側睡也有風險,畢竟寶寶還不會翻身,萬一側睡時不小心翻成了趴睡,或不小心堵住了口鼻,也會發(fā)生窒息風險,因而側睡也是不建議睡姿之一。

如果有些家長就是想讓寶寶側睡,那可以喂奶后少睡一會兒,然后換成仰臥睡姿,并且側睡期間,家長一定看看著寶寶,確保安全。

3. 奶睡

危險系數:★★★

不少媽媽發(fā)現當寶寶犯困時,奶睡是個特別省事兒的方法,寶寶吃著奶就睡著了,不哭不鬧還不用拍嗝。

不過京媽建議千萬別這樣省事,尤其躺著奶睡,給寶寶喂奶時,媽媽自己也特別容易犯困睡著,萬一自己睡著后不小心用身體堵住了寶寶的口鼻,發(fā)生危險就后悔莫及了;

另外,奶睡也容易增加寶寶齲齒、吸入性肺炎的風險,這些新手媽媽也要知道。

“養(yǎng)育寶寶”,簡單的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寫起來簡單,但真做起來,需要注意的方面太多,需要新手爸媽學習的知識太多,尤其是一些小細節(jié)問題,或是祖輩流傳下來的一些存在誤區(qū)的育兒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