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瀘州老窖頻提增長極 “探花”之爭壓力升級

5424

【中國白酒網】在“三甲”爭奪戰壓力以及營收五年翻倍的壓力下,瀘州老窖急需新的增長極。

7月23日,瀘州老窖(000568.sz)在杭州舉辦以“品質光瓶 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瀘州老窖“黑蓋”大光瓶戰略宣講會,會上其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鋒提出要讓瀘州老窖“黑蓋”成為公司構建“全新增長極”的扛鼎之作。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瀘州老窖頻推新品,且針對多款新品都提及“增長極”“增長曲線”的概念,比如“高光”“黑蓋”、養生酒“茗釀”以及中式果釀酒“國仙”。但時至今日,龐大的單品矩陣中似乎仍未有優勢明顯的產品能挑起瀘州老窖新增長極的重任。

頻推新品

2020年10月,瀘州老窖高線光瓶酒“高光”正式上市,與“國窖1573”及“瀘州老窖”系列兩大品牌并行,彼時被瀘州老窖譽為“第三增長曲線”。“高光”包括G1、G2、G3三款產品,以500ml單瓶裝的為例,目前瀘州老窖官方旗艦店的售價分別為398元、598元、798元。

2021年,瀘州老窖又推出兩款新品,即定價98元/瓶的“黑蓋”和定價899元/瓶的瀘州老窖1952。

在瀘州老窖的官方定義中,“黑蓋”是瀘州老窖金字塔產品結構中的塔基產品,是承載著公司“大光瓶戰略”的核心產品,將成為瀘州老窖“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增長極。而1952的推出,也被視為“瀘州老窖系列要堅定形成新的增長極戰略構想”的具體體現。

同年7月1日,養生酒茗釀?萃綠舉行全球限量首發儀式,“茗釀”系列產品被稱為瀘州老窖最重要的“綠色增長極”。

今年5月20日,瀘州老窖新酒業公司通過線上直播方式,發布中式果釀酒“國仙”品牌。瀘州老窖新酒業公司總經理羅云在發布會中提及,新酒業公司是瀘州老窖的“創新增長極”。

雖然新品層出不窮,但截至目前,除了國窖1573之外,其余單品似乎尚未在各自價格帶市場上占據優勢地位。

具體表現為,老產品瀘州老窖頭曲、瀘州老窖二曲2021年銷量大幅下滑超五成,年銷售額略超20億元,且目前二曲已被新品“黑蓋”所“取代”。

此外,根據浙商證券數據,2020年國窖1573銷售口徑收入接近130億元,而包括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瀘州老窖窖齡酒等在內的中高檔酒在2020年的營收為142億元,這意味著除了國窖1573之外的大單品2020年銷售額在12億元上下。

而新產品中,“高光”已上市將近兩年,但在官方旗艦店中,該產品的銷量尚未過百。在今年6月30日披露的投資者會議紀要中,被問及高光等新產品的推廣情況時,瀘州老窖表示,高光目前主要在華東、華南核心城市推廣。不過,記者在廣州詢問的多家煙酒商鋪及酒水連鎖店均未上架高光。作為瀘州老窖大光瓶戰略的核心單品,黑蓋計劃在“十四五”期間累計銷售突破100億,這一目標能否實現還需打個問號。至于茗釀系列與果酒新品,甚至未在當年財報中提及。

瀘州老窖為何頻推新品,且均視為新的增長極?記者致函瀘州老窖,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對此,白酒行業分析師、知趣咨詢總經理蔡學飛對記者表示,相對而言,越是健全完整的產品結構,有高、中、低檔的搭配,可以相互之間形成護城河,同時幫助企業降低競爭風險,提高企業安全的發展邊際。

三甲之爭

瀘州老窖頻提增長極或與其欲重返三甲的壓力有關。自2015年上任以來,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幾乎年年都在提“重返前三”,追趕之心迫切,但至今瀘州老窖仍未摘得“探花”之位。

從2021年財報來看,瀘州老窖與營收老三洋河股份(002304.SZ)的營收差距未能縮小,兩者差距從2020年44.48億元擴大至2021年的47.08億元,但與追趕者山西汾酒(600809.SH)的差距則持續縮小,從2020年的26.63億元縮至2021年的6.7億元。

按2022年一季度財報數據,洋河股份、山西汾酒及瀘州老窖的營收分別為130億元、105億元及63億元,瀘州老窖已被山西汾酒反超。

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曾表示,“不少企業在現有的成長曲線明顯下滑時,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再去另辟新的成長曲線。其實這個時候往往大勢已去,為時已晚。正確的時機是在現有曲線還處在上升階段的時候,就開始啟動新的曲線。”

財報顯示,支撐瀘州老窖業績增長的主要支柱是大單品國窖1573,以國窖1573為代表的高檔產品占總營收的比重由2016年的35.16%提升至2019年的54.35%。目前,國窖1573仍處于上升階段,但其面臨的產能問題或許也是瀘州老窖急尋新增長極的原因之一。

自2019年后,瀘州老窖再未單獨披露高檔酒的具體營收數據,德邦證券的數據顯示,2020年瀘州老窖高檔白酒占比已增長到65%。

推出國窖1573產品之初,瀘州老窖為其賦予的概念即是“明代釀酒窖池生產的高端酒”。據瀘州老窖所稱,國窖1573的釀造歷史可以追溯到1573年明朝萬歷年間,百年老窖池共計1619口。

在此前的相關宣傳中,提及受到明代古窖數量制約,其國窖1573的極限產能不超過3000噸。按照2016年年報,瀘州老窖對外披露的口徑也為“目前國窖1573白酒的基酒產能約為3000噸/年”。

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國窖1573的銷量已達7081噸。2021年,瀘州老窖未單獨披露國窖1573的產銷量。國窖1573作為瀘州老窖支撐業績的大單品,其百年老窖池是否夠用也成為疑問。

2016年,瀘州老窖宣布投資74.15億元建設釀酒工程技改項目,其宣稱技改項目新建窖池不是用于生產高端基酒,而是在新建窖池后,將用于生產中端產品的老窖池置換出來,專注于生產高端基酒。這意味著作為高端線的國窖1573窖池產能或許已經不足,需要其他窖池來作為遞補。

此外,2021年年報顯示,瀘州老窖白酒總銷量下滑了35.64%,在A股所有白酒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一,主要因為二曲類產品銷量大幅下滑。原先的中低檔酒銷量不佳,瀘州老窖不得不再花精力培育沖刺三甲的“后備軍”。

據悉,瀘州老窖于8月5日在廣州舉辦瀘州老窖1952上市發布會。瀘州老窖將瀘州老窖1952定位為“中國名酒開創者”,以此為重要支點實現瀘州老窖品牌價值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