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拉倫山谷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ST Henri圣亨利 2014
這款酒由96%的西拉和4%的赤霞珠混釀,這是奔富最接近舊世界風格的經典酒款,在1950年開始上市,但其實在1890年圣亨利就已經存在,是由奔富酒莊附近的酒莊釀制,后來被奔富買下來,并保留了圣亨利本身最傳統的釀制方式。
這款酒的葡萄來自巴羅薩,阿德萊德,Fleurieu、拉布里頓、麥克拉倫谷,在50年的舊的大桶中熟化12個月,起到柔化單寧的目的,但并不給酒任何橡木桶的風味,酒體現的是濃郁的果香。但這款酒仍然有著超強的陳年能力,與葛蘭許旗鼓相當,能超過半個世紀。
克萊爾谷赤霞珠紅葡萄酒
萊利斯是澳大利亞的紅酒品牌。萊利斯酒莊坐落于澳大利亞的克萊爾山谷。南澳大利亞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占澳大利亞50%的產量。西拉、赤霞珠、霞多麗都是南澳大利亞最具代表性的品種。克萊爾山谷是南澳大利亞最偏北的葡萄酒產區,與巴羅莎及麥卡倫谷齊名。雖然克萊爾山谷只貢獻澳大利亞3%的葡萄產量,卻贏得澳大利亞葡萄酒每年1/5的榮譽獎項與評分。
玫瑰山谷赤霞珠紅葡萄酒
好喝。
拉菲智利巴斯克是經典的干紅葡萄酒,由100%產于智利中央山谷的赤霞珠葡萄釀成。花園紅酒的香氣偏果味,酒體帶有櫻桃、草莓和覆盆子的香氣,兼著黑胡椒、肉豆蔻和月桂的香氣。花園紅酒的酒體呈寶石紅色。紅酒配紅肉,搭配中餐烤肉或者西餐牛排,口感都會非常豐富。
克萊爾谷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奔富Bin2是南澳州/維州多產區混釀,包括巴羅薩谷(南澳州)、克萊爾谷(南澳州)、邁拉侖谷(南澳州)和蘭好樂溪(南澳州)。在5或6年老橡木桶和大桶中熟化12個月。不銹鋼發酵罐中發酵。
當然最主要是Bin2設拉子與幕爾維德(Mataro)混合釀制
Bin8也是是多產區混釀,所采用葡萄產自南澳州葡萄園,包括羅布、邊城、庫納瓦拉、巴羅薩谷與河地。但是是在2年和3年老法國與美國橡木大桶中熟化12個月和木質頭板不銹鋼發酵罐發酵中。
當然最主要是Bin2設拉子與幕爾維德(Mataro)混合釀制,而Bin8是赤霞珠與設拉子混合釀制。
麥克斯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奔富麥克斯西拉和赤霞珠最明顯區別是酒的顏色!奔富麥克斯西拉為深紫色,赤霞珠為深寶石紅色!
奔富麥克斯西拉干紅葡萄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酒體,紫色邊緣。暗、黑、墨色的水果香氣脫穎而出,橡木香氣明顯,帶有巧克力,摩卡咖啡和一絲香料的氣味。
奔富麥克斯赤霞珠干紅葡萄酒選用赤霞珠品種,酒液呈深寶石紅色。加侖等深色水果香氣彌漫,伴著誘人綠橄欖與烤辣椒的氣息,夾雜著些許番茄葉和牛至的芬芳,而混合香料、雪松與紅木的特征則來自橡木。
因所選葡萄品種不同,其風味各具特色,視個人喜好!但兩者在精神層面上是相似的,兩款麥克斯系列皆沿襲世代傳承年的Penfolds釀酒技術,充分體現了麥克斯·舒伯特勇于創新,追求最佳葡萄酒品質的精神。秉承Penfolds跨產區選材的釀酒哲學,采用的葡萄均來自南澳各個葡萄園,葡萄皆經過精挑細選的喔!
麥克拉倫山谷干紅葡萄酒價格
奔富紅酒型號是從bin+數字來區分的。
奔富bin指酒窖用來儲存葡萄酒的隔間或格子,即酒窖。為了區別葡萄酒的類型和年份,釀酒師會在后面加上數字。因此,奔富紅酒每個數字都代表了該款葡萄酒的風格,這是澳洲葡萄酒一大創新。
奔富bin系列包含有奔富bin2、8、9、28、128、389、407、707等多個酒款。現在,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吧!
1、BIN2
BIN 2系列在1960年開始生產,這可以說是奔富酒莊最不具有澳大利亞特色的葡萄酒了。BIN 2甚至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勃艮第酒”,因其酒體要比一般的澳洲酒輕一些。這是奔富酒莊低端的產品。
2、BIN8
BIN8 系列在2003年誕生,它是為了滿足市場對早期飲用葡萄酒的需求而釀造的。
其熟化時用的橡木桶來自BIN 128、BIN 28及BIN 389系列,因此以其共同號數“8”來命名。這依舊是奔富酒莊比較低端的產品,奔富酒莊產量比較大的酒款,不過絕對保留澳洲酒的一貫風格。
3、BIN 9
BIN 9于2012年誕生,BIN 9的原料來自于南澳各個葡萄園,其中相當一大部分產自麥克拉倫山谷。葡萄皆經過精挑細選,與赤霞珠的現代風味相一致。
4、BIN 28
BIN 28是澳大利亞溫暖產區設拉子的典范——成熟果香,口感豐厚結實。BIN 28首發于1959年,名字取自于巴羅薩的卡琳娜葡萄園。如今,BIN 28是一款跨產區、跨葡萄園選材的混釀葡萄酒。
5、BIN 128
BIN 128首發于1962年,代表了一個幾乎完美的結合,融合了奔富對設拉子釀酒技術的掌握與庫納瓦拉的生長條件,創造這款獨具區域特色的奔富經典之作。
這是一款精致的葡萄酒,風格一致,品質一貫。可早期飲用或作中期窖藏。
6、BIN 389
BIN 389是葛蘭許原創始人Max Schubert的另一佳作。葡萄酒在葛蘭許用過的橡木桶中熟化,因此被俗稱為“窮人的葛蘭許”或“小葛蘭許”。
BIN 389首創于1960年,為奔富酒莊建立了紅葡萄酒的市場地位,集合了赤霞珠的清晰結構及設拉子的豐厚口感。
7、BIN 407
隨 著優質赤霞珠的日益普及,奔富酒莊在1993年發布了首創年份1990年的BIN 407。該酒的靈感來自BIN 707。它不僅展現了赤霞珠的獨特風味,而且結構清晰,極具層次感。
BIN 407是奔富酒莊跨產區、葡萄園選材的混釀成果,適當運用法國和美國橡木桶來熟化葡萄酒,
澳洲山谷赤霞珠梅洛干紅葡萄酒
Legende Bordeaux Rouge 是指由拉菲羅斯柴爾德集團出品的拉菲傳奇波爾多干紅葡萄酒。或為家庭晚餐加一份情調,或為朋友私語添一點親密,這款拉菲傳奇波爾多紅皆是理想之選。該款酒主要以傳統葡萄品種赤霞珠、梅洛、品麗珠釀造而成,調配方法根據年份不同而有差異,皆以獲得最佳平衡為準。
高比例的赤霞珠賦予此款酒優雅性格,正如集團所產各款傳統型美酒,圓潤合口。
麥克拉倫山谷赤霞珠干紅葡萄酒怎么樣
多年前,澳洲有大量葡萄酒裝瓶后被置于“BIN”內,讓其陳年,為了區別各個“BIN”中葡萄酒的類型和年份,釀酒師會在BIN后面加上數字。
奔富bin系列包含有奔富bin2、8、9、28、128、389、407、707等多個酒款,現在,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吧!
1、BIN2
BIN 2系列在1960年開始生產,這可以說是奔富酒莊最不具有澳大利亞特色的葡萄酒了。BIN 2甚至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勃艮第酒”,因其酒體要比一般的澳洲酒輕一些。這是奔富酒莊低端的產品。
2、BIN8
BIN8 系列在2003年誕生,它是為了滿足市場對早期飲用葡萄酒的需求而釀造的。
其熟化時用的橡木桶來自BIN 128、BIN 28及BIN 389系列,因此以其共同號數“8”來命名。這依舊是奔富酒莊比較低端的產品,奔富酒莊產量比較大的酒款,不過絕對保留澳洲酒的一貫風格。
3、BIN 9
BIN 9于2012年誕生,BIN 9的原料來自于南澳各個葡萄園,其中相當一大部分產自麥克拉倫山谷。葡萄皆經過精挑細選,與赤霞珠的現代風味相一致。
4、BIN 28
BIN 28是澳大利亞溫暖產區設拉子的典范——成熟果香,口感豐厚結實。BIN 28首發于1959年,名字取自于巴羅薩的卡琳娜葡萄園。如今,BIN 28是一款跨產區、跨葡萄園選材的混釀葡萄酒。
5、BIN 128
BIN 128首發于1962年,代表了一個幾乎完美的結合,融合了奔富對設拉子釀酒技術的掌握與庫納瓦拉的生長條件,創造這款獨具區域特色的奔富經典之作。
這是一款精致的葡萄酒,風格一致,品質一貫。可早期飲用或作中期窖藏。
6、BIN 389
BIN 389是葛蘭許原創始人Max Schubert的另一佳作。葡萄酒在葛蘭許用過的橡木桶中熟化,因此被俗稱為“窮人的葛蘭許”或“小葛蘭許”。
BIN 389首創于1960年,為奔富酒莊建立了紅葡萄酒的市場地位,集合了赤霞珠的清晰結構及設拉子的豐厚口感。
7、BIN 407
隨 著優質赤霞珠的日益普及,奔富酒莊在1993年發布了首創年份1990年的BIN 407。該酒的靈感來自BIN 707。它不僅展現了赤霞珠的獨特風味,而且結構清晰,極具層次感。
BIN 407是奔富酒莊跨產區、葡萄園選材的混釀成果,適當運用法國和美國橡木桶來熟化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