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被人們稱為“順產之外的第三種分娩方式”。許多人都將其視作一種“備選方案”,萬不得已,才會選擇。身為即將迎來第二胎的母親,我也沒想到會經歷剖腹產,這一刻卻真的來了。
一、為什么需要剖腹產?
胎位不正
我的孩子在36周時,產檢發現胎位不正,胎腦相對產道僅有1.5厘米,孩子下不來,專業術語稱之為“前置胎盤”。我感到十分害怕,而醫生則告訴我必須剖腹產。
第二次剖腹產
我的第一個孩子通過順產出生,但此次剖腹產是因為多年前的一次子宮旁附件手術,讓我留下了“剖腹產”的記錄。醫生告訴我,第一次順產之后,子宮修復好了大約70%,但因為手術太過復雜,所以不適合嘗試自然分娩,只能選擇剖腹產。
二、手術準備
手術前
為了手術更方便進行,醫生和護士們會給你做好一系列的準備。需要提前去醫院“報到”,進行檢查。如果你之前沒有過剖腹產的經歷,還需要進行心理準備,因為手術過程中將會使用鎮靜劑。
手術時
由于被麻醉長時間躺在手術臺上,我感到十分不適,而醫生們在這個時候開始為手術做準備。他們首先會在我的身體下半部分放置一個屏障(drape),避免污染。之后,他們會“劃定”出剖腹產所需要切開的部位,并固定住我的腿以便手術過程中不出現動蕩。
三、手術過程
陣痛
手術前,醫生會為你進行“硬膜外麻醉”,并使用藥物縮小子宮。麻醉開始起作用后,你的身體會徒勞地試圖向上抬升,另一方面你感到的下腹部疼痛也逐漸減輕。
開刀
在一個很明顯的時刻,手術開始了。醫生首先在你的肚子上做了一下撫摸,尋找精準的位置。接下來,醫生用手推開傷口,然后用幾十年來已經成為傳統的方式,一刀切下去。同時,你也會感到有人在你的腹腔里翻動。這時,你最好保持平靜不動,讓醫生們完成接下來的工作。
出生
在嬰兒被成功取出之后,醫生會對產婦行“切除臍帶、縫合子宮、縫合腹壁”等操作。而你則會在恢復區域等待將近2小時,直到麻醉藥物優化為止。此時你才可以回到產房,進入休息和養育新生兒的階段。
四、手術過后
留下的傷口
手術不可避免地會留下傷痕。皮下膠水、膠合劑等敷料,一遍接一遍細心修復你的身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只需要12-18個月的時間就能完全消失。
被“禁食”
手術后的168小時,我的飲食很受限制,以確保身體的恢復順利。
疼痛感覺
對于手術后的疼痛感覺,要盡量避免用力呼吸、咳嗽或打噴嚏,因為它們會壓迫剛做完手術的傷口。
五、總結
在這場生命和死亡的較量中,我們都深刻地意識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無論術前術后,醫生、護士們都為我們提供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手術后的恢復期間,我們需要更多的忍耐和耐心,需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調整自己的身體和情緒。我們需要對自己保持積極的態度,對孩子充滿愛和耐心,同時也需要感念生命的勇氣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