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從新生兒出生以后的行為表現判斷他們是否正常發育,如果寶寶患有腦癱很多征兆可以讓父母進行簡單判斷。比如情緒異常、動作異常、面容異常、行為異常、發育異常、肌張力高、智力低下等7個癥狀都可以判斷出嬰兒是否患有腦癱。
1判斷嬰兒腦癱的七種自測方式
新生兒腦癱是引起孩子機體運動殘疾的主要病因,如果腦癱寶寶得不到及時治療,長大以后生活就難以自理。因此寶寶出生之后父母要仔細觀察他們行為表現,一旦生長發育異常就要及時送醫治療,對腦癱孩子而言,越早治療,影響就會越小。
腦癱的嬰兒一般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都會有癥狀征兆,只要父母認真觀察,就能發現他們和其他正常寶寶的不同。下面教大家7種在家自測寶寶是否腦癱的方法,幫助父母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進行判斷。
1情緒異常:如果寶寶在發育過程中哭鬧沒有聲音或者一點刺激就會驚厥、尖叫等需要警惕;
2動作異常:如果寶寶出生后運動很少,吞咽困難、手腳不協調、偏側運動較多等,都是腦癱的征兆;
3面容異常:腦癱寶寶容易出現特殊面容,比如頭圍比一般孩子的大,眼裂很寬、舌頭往外伸出等;
4行為異常:如果有寶寶睡眠時間過長或不睡覺的征兆,也可能與腦癱有關;
5發育異常:一般三月齡的寶寶就可以抬頭,六月齡的寶寶就可以翻身,如果寶寶大動作出現很晚,也與腦癱有關;
6肌張力高:腦癱寶寶一般會表現出肌張力高的問題,剪刀步就是常見的腦癱癥狀;
7智力低下:腦癱寶寶一般不會笑,對刺激也沒有反應,且4-5個月都不能伸手抓物,這些都是智力低下的表現。
以上是父母在家判斷寶寶腦癱的七種方法,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發現寶寶有以上七種征兆、癥狀就要馬上送醫檢查,確定孩子是否真的患有腦癱,如果是腦癱就要及時治療,如果不是腦癱也必須要查找病因,以免耽擱寶寶的最佳治療。
2判讀寶寶是否腦癱的醫學標準
判斷寶寶腦癱的醫學標準有三個,一是確定寶寶出生前后是否有導致腦損傷的高危因素,比如懷孕期間胎兒是否有窒息問題、妊娠早期是否用藥、是否早產等;而孩子出生后是否出現嚴重黃疸、呼吸障礙、心跳停止、頭部外傷等,這些都是判斷孩子是否腦癱的標準。
其次詢問家長寶寶是否有腦癱的癥狀,比如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斜視、流涎、吸吮困難、角弓反張等;最后通過根據頭顱CT、核磁共振等檢查檢查,看孩子是否有顱內結構異常等疾病。綜合這三個標準,一般就能確定還是是否患有腦癱。
以上三個標準是醫生判斷寶寶是否腦癱的標準,如果寶寶只有腦癱的癥狀,但是沒有高位因素影響,頭顱CT、核磁共振也正常,那么不能直接判斷孩子就是腦癱,還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他們的異常,總之寶寶是否患有腦癱,在醫學上有很嚴格的判斷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