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是小兒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家長往往會第一時間想到退燒藥來緩解孩子的痛苦。但其實小兒推拿也可以有效緩解退燒,同時也不會有藥物副作用。下面就來介紹幾種常用的小兒推拿退燒手法,并附上詳細的圖片指導。
一、搓揉肚臍(大椎穴)
(1)方法:用拇指及食指捏住小兒的肚臍,順時針方向旋轉10-20圈;然后用手掌從上向下搓揉脊柱上的大椎穴約30-50次。
(2)作用:可刺激神經,調節體溫,增強免疫力。
(3)注意事項:手法須輕柔,避免過度刺激;若小兒在近期曾接受過腹部手術,或腸道疾病患者忌用。
二、夾脊梁(風池穴)
(1)方法:用手掌按摩小兒兩側脊柱上的風池穴至紅熱為止。
(2)作用:可促進胃腸蠕動,調節體溫,緩解身體不適。
(3)注意事項:手法須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對于脊椎或頸椎疾病者忌用。
三、擠壓足底(涌泉穴)
(1)方法:用手掌或按摩器擠壓小兒足底的涌泉穴5-10次。
(2)作用:可刺激神經和免疫系統,緩解發燒、喉嚨痛、咳嗽等癥狀。
(3)注意事項:手法須輕柔,避免過度刺激;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患者忌用。
四、按摩手心(心俞穴)
(1)方法:用大拇指或指尖按摩小兒手背上的心俞穴,至感到熱為止。
(2)作用:可刺激心臟和神經系統,緩解發燒和頭痛。
(3)注意事項:手法須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心臟病患者、孕婦、月經期婦女忌用。
五、擦揉腳心(太沖穴)
(1)方法:用手掌擦揉小兒腳心的太沖穴至紅熱為止。
(2)作用:可刺激神經,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3)注意事項:手法須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對于腳部有創口或感染的小兒忌用。
以上幾種小兒推拿退燒手法都較為簡單易學,不僅能緩解小兒的疼痛,而且還能增強其免疫力。家長在操作時也要注意手法和力度,以免給小兒造成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