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母乳黃疸:寶寶黃病的真相 母乳性黃疸一般黃哪里

5424

母乳黃疸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大多數會在兩周內自行消退,但對于有些寶寶來說,黃疸會持續更久時間,引起家長的關切。本文將為您詳細解讀母乳性黃疸。

一、什么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指由于寶寶攝入母乳導致的黃疸,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后的第2~4天,以第4~5天為高峰期。

二、母乳性黃疸的表現

1. 皮膚黃染

黃疸主要表現為皮膚、鞏膜和黏膜黃染,正常情況下2-3周即可消退。

2. 嗜睡或食欲下降

出現黃疸后,寶寶可能因乳量不足或黃疸導致的反應亢進等原因出現嗜睡和食欲下降的情況。需要及時調整喂養方式,防止寶寶出現低血糖危險。

3. 大便次數變少

黃疸可影響寶寶的腸蠕動,導致大便次數減少。

三、母乳性黃疸的原因

1. 乳汁中的酪蛋白

母乳中含有大量酪蛋白,經過寶寶消化吸收后,酪蛋白產生的代謝產物回到肝臟進行代謝時,肝臟就會產生黃疸。

2. 攝入量不足

寶寶在吃母乳前太久時間沒有進食或吃飽后時間間隔太久,可能會導致寶寶攝入母乳量不足,進而出現黃疸。

3. 新生兒肝酶過少

新生兒肝臟功能尚未完善,肝酶的合成與排泄能力不足,因此會更容易出現黃疸。

四、如何預防母乳性黃疸?

1. 認真喂奶

寶寶每次最好吃飽,半小時內服完一側乳房,保證充足喂養。

2. 增加喂養次數

新生兒期,母親應盡量按需哺乳且增加喂養次數,保證寶寶有充足的乳量,避免寶寶太久沒有進食。

3. 及時排便

補充適量的白開水來促進寶寶的排便,保證寶寶大便次數及定時。

五、何時需要治療?

在大多數情況下,母乳性黃疸會在2周內消失,但以下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1. 黃疸加重

黃疸維持時間加長、黃疸染色加深以及黃疸部位擴散,都需要及時就醫。

2. 伴有其他不適

寶寶出現嘔吐、腹瀉、低熱等情況,可以考慮到醫院就診,排除其他疾病并治療母乳性黃疸。

3. 懷疑其他疾病

有些疾病,如溶血性黃疸等,表現得和母乳性黃疸類似,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排除其他疾病。

六、如何診斷母乳性黃疸

診斷母乳性黃疸,主要以黃疸的出現時間、黃疸部位和黃疸程度等特點為依據。如果在新生兒期出現皮膚黃染,且出現在第2-5天之間,應首先考慮母乳性黃疸。

七、結語

母乳性黃疸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需要家長和醫生共同處理,保證寶寶的飲食、睡眠等方面都得到注意和調整。同時,在就醫過程中,家長應及時告知醫生寶寶的喂養情況,以更準確地預測寶寶黃疸消退的時間以及可能出現的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