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嬰兒的醫療條件也越來越好,但是嬰兒黃疸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新手媽媽來說這是個很困擾的問題。嬰兒黃疸雖然不是什么大問題,但要及時治療和預防。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嬰兒黃疸的一些干預措施和預防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1. 黃疸的原因
嬰兒黃疸常常是由于造血系統未能完全成熟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新生兒肝臟功能不完善所導致的。另外,胎兒在母體中得到的膽紅素會通過胎盤排出,出生后肝臟需要將其清除。 但是因為新生兒肝臟可以但使用酵素清除膽紅素的能力非常少,轉換能力差,膽紅素水平不斷上升,以至于出現黃疸。
2. 黃疸的表現
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后,1至2天后就會出現黃色癥狀,大多從頭部開始,逐漸向下擴展,4~5天后達到頂峰,10天左右緩解。共約2周左右,黃疸便可自然消退。但是有些嬰兒黃疸會持續過長,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3. 干預措施
a) 讓嬰兒多曬太陽
太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膽紅素,并幫助體內代謝它。在早上和晚上太陽最暖和的時間(早上7~9點和下午3~5點)將嬰兒暴露在陽光下,每天10分鐘左右。
b) 喂奶
多喂奶,增加孩子的排泄次數,可以加速膽紅素的排除。黃疸的孩子一定不能斷奶、忌口或者壓榨出奶喂孩子。孩子每日地深度睡眠時間需要保持在4個小時以上,`有助于促進肝臟代謝膽紅素和淬煉體內有害物質。`
c) 活動
當嬰兒被包著太多衣服時,身體就沒有辦法釋放多余的熱量,也就會導致黃疸。確保嬰兒穿透氣性好的寬松衣服,或在稍微溫暖的地方讓嬰兒自由移動。
4. 預防措施
a) `及時分娩`
早產兒容易出現黃疸,建議準媽媽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到醫院接受產前檢查,并及時分娩。
b) `規律喂養`
多喂奶,身體才能及時排泄多余的膽紅素。母親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程度恰當地喂養,并注意保持均衡飲食和充分睡眠。
c) `定時隨診`
每個新生兒出生后2~3日和7~10日,要定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一旦出現黃疸要及時治療。每年定期復查以確保嬰兒的健康。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注意嬰兒的睡眠、喂養以及活動,避免讓嬰兒暴露在過于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同時定期到醫院檢查也是很必要的。對于黃疸的治療,一定要聽從醫生的指導,不要自行用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